近年來由于電力電容器投運越來越多,但由于管理不善及其他技術原因,常導致電力電容器損壞以致發(fā)生爆炸,原因有以下幾種:
電容器內部元件擊穿:主要是由于制造工藝不良引起的。
電容器對外殼絕緣損壞:電容器高壓側引出線由薄銅片制成,如果制造工藝不良,邊緣不平有毛刺或嚴重彎折,其尖端容易產生電暈,電暈會使油分解、箱殼膨脹、油面下降而造成擊穿。另外,在封蓋時,轉角處如果燒焊時間過長,將內部絕緣燒傷并產生油污和氣體,使電壓大大下降而造成電容器損壞。
密封不良和漏油:由于裝配套管密封不良,潮氣進入內部,使絕緣電阻降低;或因漏油使油面下降,導致極對殼放電或元件擊穿。
鼓肚和內部游離:由于內部產生電暈、擊穿放電和內部游離,電容器在過電壓的作用下,使元件起始游離電壓降低到工作電場強度以下,由此引起物理、化學、電氣效應,使絕緣加速老化、分解,產生氣體,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使箱殼壓力增大,造成箱壁外鼓以致爆炸。
帶電荷合閘引起電容器爆炸:任何額定電壓的電容器組均禁止帶電荷合閘。電容器組每次重新合閘,必須在開關斷開的情況下將電容器放電3min后才能進行,否則合閘瞬間因電容器上殘留電荷而引起爆炸。為此一般規(guī)定容量在160kvar以上的電容器組,應裝設無壓時自動放電裝置,并規(guī)定電容器組的開關不允許裝設自動合閘。
此外,還可能由于溫度過高、通風不良、運行電壓過高、諧波分量過大或操作過電壓等原因引起電容器損壞爆炸。
在低壓電力系統(tǒng)中,使用電力電容器是為了提高系統(tǒng)的功率因數,減少無功損耗。電力電容器在運行_中發(fā)生損壞甚至爆炸的事故時有發(fā)生,輕則損壞配電設備,重則破壞建筑物并引起火災。
下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預防措施。
爆炸原因
單個電力電容器由三個電容器連接成△形,裝在變壓器油的密封容器中,頂端引出三個接線端子,如圖l所示。圖中C是由一組電容器(兩只、三只或更多)并接而成。
金屬化膜并聯電容器由于絕緣擊穿時具有自愈性能(即自行恢復絕緣的性能),因此又稱為自愈式并聯電容器。在低壓配電系統(tǒng)的無力補償中,自愈式低壓并聯電容器已被廣泛地使用,出現故障甚至損壞的情況也相當多。但損壞原因并不一定是質量問題:有時是因使用不當,有時是因電網本身的原因造成。尤其是后者的情況更為復雜。
為了更好地分析損壞的原因,在此簡單地把自愈式低壓并聯電容器是以單面電暈處理的聚丙烯膜為介質,單面真空蒸鍍金屬層為極板,采用無感繞法而形成圓柱體,在圓柱體兩端噴金,焊接引線,然后封裝成為電容元件,最后把元件裝在金屬外殼中,成為電容器成品。
1.過電壓造成電容器的損壞及對策
因為電容器的介質損耗PS與電容器端電壓的平方成正比,即
PS=2πfCU2tanδ(W)
式中f——電網的頻率,Hz
c——電容器的電容值,μF
u——電容器端電壓,KV
tanδ——電容器的損耗角正切值
由上述可知,如果電容器端電壓增高,介質損耗將會顯著增加,當長期超過額定電壓時,將使電容器很快發(fā)熱,加速絕緣老化,使聚丙烯膜擊穿。
(1)配電線路的運行電壓高于電容器的額定電壓
這就要求在選擇電容器時,首先要了解線路的電壓質量狀況,然后選擇適合該線路運行電壓的電容器。一般情況下,要求電容器的額定電壓比線路電壓高5%,例如380V系統(tǒng)選擇400V電容器,660V系統(tǒng)選用690V電容器。
在電網運行中,如果變壓器二次側電壓過高,要適當調低,以免電容器損壞。
GB50227-95《并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guī)范》范定“電容器運行中承受長期工頻過電壓,應不大于電容器額定電壓的1.1倍?!彼?,一般規(guī)定,當電網電壓長期超過電容器額定電壓10%時,應將電容器退出運行。
(2)帶電荷合閘
如果電容器在帶有電荷的情況下合閘,會造成電壓疊加,使電容器承受超過額定電壓很多的電壓值而使電容器損壞。因此,電容器在從電網中切下來后,必須進行充分的放電后才能再行投入。一般情況下,低壓電容器都裝有放電電阻,有時還在低壓無功補償柜中安裝放電燈泡。
根據GB12747—91《自愈式低電壓并聯電容器》4.11的規(guī)定——放電電阻應使電容器斷電后3min內能從√2 UN(UN為額定電壓 )放電至50V以下。所以運行規(guī)程中規(guī)定,電容器組重新投入時,必須在電容器組斷開3min后進行(400V的為1min)。自動投切的電容器,放電時時間根據上述要求,由功率因數補償控制器自動控制。
若由接觸器投切電容器組,當接觸器使用時間過長,或者吸合的電動力過小造成二次吸合、產生重合閘現象,可能使電容器損壞。還有,由于觸頭燒壞,造成拉弧,引起操作過電壓,也會使電容器損壞。所以,在電容器的損壞運行過程中,除要定期對電容器檢查外,還要對接觸器等電器配件進行檢查,以及時發(fā)現問題。
2.合閘涌流造成電容器的損壞及對策
電容器組頻繁投切而產生的合閘涌流,雖然時間很短,但它的幅值很大,頻率很高,會加速絕緣的老化。涌流倍數越大,相應的頻率也就越高,電容器在較高頻率的作用下,最容易發(fā)生元件端部放電,造成電容器損壞。對于自愈式低壓并聯電容器來說,過大的涌流可能會使電容器元件的噴金層脫落。
在低壓線路的無功補償中,一般選擇電容器專用投切接觸器來限制合閘涌流。另外,也有采用內置小電抗的電容器來限制合閘涌流。
3.諧波的危害及對策
隨著現代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電網中非線性負荷大量增加。非線性負荷引起電網電壓波形發(fā)生畸變,產生諧波。
電力系統(tǒng)中的諧波電流一般有3、5、7、9、11、13等次諧波。諧波電流是在基波電流基礎之上產生的附加電流。諧波電流在介質中產生額外的附加損耗,使介質發(fā)熱,絕緣老化。當諧波電流過大時,可能使介質絕緣損壞。
在低壓配電系統(tǒng)中,一般是裝設各種抑制諧波的裝置使通過電容器的諧波電流減少。例如裝設濾坡裝置,或通過適當的線路設計和參數組合,使無功補償電容器既起無功補償作用,又起濾波作用,或使用耐受諧波的電容器。
4.環(huán)境溫度的影響及對策
環(huán)境溫度對電容器的影響也很大,一般自愈式低壓并聯電容器的工作環(huán)境溫度為-25。C~50。C(戶內型)和-40。C~50。C(戶外型)。對電容器一般應有通風設施,以保持工作環(huán)境溫度在允許范圍之內。
單個電力電容器
設A、B相間某一電容器被擊穿(見圖2)。圖2是A、B相間的等效電路。其R為被擊穿電容的等效電阻。由于電容器的擊穿是一個逐漸的過程,等效電阻R是一個可變的動態(tài)電阻。電容器擊穿過程中,電容會產生焦耳熱,焦耳熱的表達式為Q=I2Rt=U(AB)平方/Rt=380平方/Rt(J)。
因R動態(tài)電阻是由大變小,時間越長,產生的熱量越多。當電容有過大的漏電流或擊穿時,電容器在很短時間內產生很大的熱能,這些熱能使電容器內的油分解產生大量氣體,這時電容器殼體承受不了這種劇烈增大的壓力,造成殼體損壞甚至爆炸。這是主要原因。
其次,電容器作為功率因數補償,電容器的投退量與系統(tǒng)有關。若頻繁操作時,來電的電壓極洼正好與電容組殘留電荷極性相反,會產生很大電流,這也是電容器損壞的原因。
預防措施
1.正常情況下,每組相電容器通過的電流有效值為I=V/WC,可根據電流量的大小,按1.5~2倍,配以快速熔斷器。若電容被擊穿,則快速熔斷器會熔化而切斷電源,保護電容器不會繼續(xù)產生熱量。
2.在補償柜上每相安裝電流表,保證每相電流相差不超過±5%,若發(fā)現不平衡,立即退出運行,檢查電容器。
3.監(jiān)視電容器的溫升情況。
4.加強對電容器組的巡檢。
電容器偏電流過大通常有如下現象:電容器的引出線套管部位發(fā)生滲油;電容器鼓肚。有些電容沒有滲油,便會發(fā)生鼓肚現象。發(fā)現上述情況,則電容器應退出運行,以防爆炸。
電容器損壞一般易發(fā)生在夏天高溫期,在這段時間內,更應加強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