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訊近日在工信部網站上發布了由工信部和環保部聯合起草的《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受此影響,鉛蓄電池板塊表現搶眼。《投資快報》記者第一時間連線相關受益企業,了解對公司方面對該政策的看法。
血鉛事件不斷 政策正式公布
鑒于2010~2011年不斷出現的“血鉛事件”,引起相關部門強烈重視并以此為契機接連頒布了各項鉛蓄電池的整治條例,出重拳整治。從2011年5月至7月底,各省鉛蓄電池廠相繼停產檢查,直至7月30號環保部門公布檢查結果。2011年9月,受工信部委托,電器工業協會起草出臺《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以下稱“意見稿”),當中建議嚴格控制現有及新建電池工廠的生產規模、產品及選址。直至近2012年3月1日,工信部正式發布《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本次標準對企業的規模化程度、禁止建設項目、工藝裝備等方面的準入條件要求更趨嚴厲。
整合趨向 “剩”者為王
“意見稿”從去年9月起草到近日的正式發布,意味著去年以來針對鉛蓄電池行業的大型整頓行動將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隨著未來相關政策的細化,將進一步推動鉛蓄電池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加速行業整合。
隨著去年對行業整治行動的升級,令一大批條件不達標的中小企業關停。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統計,行業整治前全國共有2000 多家鉛蓄電池企業,規模以上的鉛蓄電池企業約有二三百家,生產量占鉛蓄電池行業總產量的80%以上。如果將規模以下的1500 多家小規模鉛蓄電池企業關停,總產量即產能將減少約10%。據估計,如果淘汰標準為20 萬KVAh,留存廠商可能在500 家左右,產能可能減少約30%。
“意見稿”的出臺,市場預期行業整合的巨風將進一步增強,而生產條件不達標的落后中小企業將被巨風卷走或被大企業吞并。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將是剩下來,生產條件能夠達標的大型企業。此類企業不僅能趁機低價收購生存困難的中小企業,整合后競爭對手的減少對于它們也形成極大的利好。
駱駝股份是國內蓄電池的主要生產廠商;主要產品是用于汽車起動、電動道路車輛牽引、電動助力車動力用的鉛蓄電池。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認為,“意見稿”對公司經營有正面的影響,因為他們公司全面符合相關的準入條件,而部份不符合條件的競爭對手將因此退出市場。而公司主要生產汽車啟動電池,政策所涉及的產品占公司相當大的比例。
“整治活動自去年開展,限制落后產能后對產品的售價有提升有一定幫助;但我們跟經銷商簽的協議是鉛價聯動的,主要以鉛期貨價格來決定產品售價。從毛利率來看,受益程度不算十分明顯。”駱駝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針對此次政策,公司在資本運作上還沒有什么相應舉動。而從產品售價和相關性能來看,短時間內鋰電池無法完全替代鉛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