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中國網 4月19日 惠州訊】近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聯合電池中國網開展的“新生態·新價值——2023新能源電池產業鏈調研活動”調研組一行,來到諾德股份位于惠州的生產基地——惠州聯合銅箔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稱“聯合銅箔”),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澤深、協會總監劉彥龍、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秘書長張雨等受到聯合銅箔總經理萬新領、副總經理高元亨的熱情接待,雙方就動力電池、核心原材料市場發展趨勢等展開了深入交流。
圖為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澤深參與座談交流
圖為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總監劉彥龍參與座談交流
據萬新領介紹,諾德股份成立于1989年,1997年在上交所上市。旗下擁有四大電解銅箔生產基地,現已成為國際知名的鋰電銅箔龍頭供應商。 其擁有200多項國家技術專利,組織主持制定了多項國家和地方鋰電銅箔行業標準,是中國銅箔協會第四屆理事長單位。
在國內,諾德股份與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等知名大型鋰電企業建立了多年穩定的合作關系,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連續多年蟬聯全國第一;在國際上,也與LG新能源、ATL、SKI、松下等國際知名鋰電池企業建立了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在全球市場中也占有較高份額。
惠州聯合銅箔作為諾德股份第一個鋰電銅箔生產基地,它創造了多項第一,為中國鋰電銅箔行業作出了突出貢獻。聯合銅箔成立于1992年,是中國大陸第一家自研自產電解銅箔企業。它位于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鋰電銅箔年產能20000噸。成立多年來,公司打破了國外對電解銅箔三十多年的技術封鎖和壟斷,在全球率先研發出6微米、4微米、3.5微米雙面光鋰電銅箔,并作為主筆單位組織起草了國家鋰電銅箔行業標準。由于創辦時間早、技術實力雄厚,為中國乃至全球鋰電銅箔行業輸送了大批的專業人才,被中國業界譽為“中國鋰電銅箔的黃埔軍校”。
圖為聯合銅箔總經理萬新領參與座談交流
圖為聯合銅箔副總經理高元亨參與座談交流
談到鋰電銅箔行業發展趨勢,萬新領強調,銅箔是鋰電池負極材料載體與集流體,目前還無法被其他材料所替代。從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看,銅箔占鋰電池總重量比例約為13%,對鋰電池質量能量密度影響較大;從成本角度看,據行業機構測算,NCM811高鎳鋰電池中銅箔占總成本比例約為9%,緊隨正極材料之后位居第二,是影響電池成本的關鍵材料之一。
在產品設計上,銅箔越薄意味著鋰電池的體積容量比越高,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也就越遠,因此極薄化是鋰電銅箔的一大發展趨勢。目前,寧德時代等頭部動力電池企業多以6微米銅箔為主,而且已開始加大對4.5微米銅箔的導入應用。
萬新領指出,聯合銅箔6微米銅箔產品持續放量,同時4.5微米和4微米極薄型鋰電銅箔已實現量產并逐步提升產品占比,而且聯合銅箔還具備3.5微米高端鋰電銅箔產品的生產能力。
座談中,王澤深、劉彥龍、張雨就目前行業聚焦的復合銅箔發展趨勢,與萬新領等聯合銅箔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度探討。
圖為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秘書長張雨參與座談交流
調研組一行指出,近年來,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鋰電銅箔市場需求極為旺盛,除了銅箔企業不斷擴產外,上游銅企和下游電池企業也爭相布局鋰電銅箔領域,產業競爭加劇。
在講到諾德股份的產業布局時,萬新領介紹道,目前,諾德股份已經布局了青海西寧、廣東惠州(聯合銅箔)、湖北黃石、江西貴溪四大生產基地,電解銅箔總產能2022年已達到7萬噸/年,爭取到2027年達到年產能30萬噸的生產規模。為匹配市場需求,公司將計劃在西南和華東區域繼續布點增產,產能規模將繼續保持在行業頭部。
雙方一致認為,未來產品研發符合產業最新需求、具備產能規模效應、成本控制能力和與大客戶深度綁定的頭部銅箔企業,綜合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