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2023 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2022年全球純電+插混車型銷量大幅增長55%,突破1000萬輛大關。SNE Research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達到517.9GWh,同比增長71.8%。SNE Research預測,2023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或將繼續增長,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有望達到794GWh。
儲能市場也在加速爆發。Trend Force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新增儲能裝機42.1GWh,同比增長80%。集邦咨詢預測,2023年全球儲能新增裝機有望達到77.9GWh,整體裝機需求強勁。華安證券預測,到2025年全球儲能新增裝機約為300GWh,2021-2025年的CAGR將達到97.2%。
動力和儲能兩架“馬車”拉動新能源產業狂奔,也帶動鋰電設備市場需求增長。根據浙商證券研究,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動力鋰電設備市場將超3000億元,2023-2025年復合增速17%。從國內來看,2023~2025年鋰電設備總需求約1995GWh;海外鋰電設備總需求約778 GWh。
01
寧德/遠景派發大單
今年以來,不少鋰電設備廠商斬獲國內外訂單。先導智能年初公告,預計2023年獲寧德時代及其子公司關聯設備訂單交易達100億元。彼時,寧德時代持有公司7.14%股權,為先導智能重要股東之一,關聯訂單預計將對2023年公司盈利產生積極影響。目前先導智能還取得 Northvolt、特斯拉、大眾、ACC 等鋰電設備整線訂單。
今年1月,杭可科技全資子公司香港杭可收到BOSK通過競標系統生成的合同,金額1.46億美元。今年3月,杭可科技全資子公司香港杭可中標遠景動力在英國和法國擴產所采購的鋰電池后道設備項目,金額共計1.17億美元。
今年3月,瀚川智能發布公告,公司簽訂約3.94億元的鋰電設備訂單,為深圳埃克森之控股子公司提供鋰電池生產配套設備。據此前公告,深圳埃克森計劃向瀚川智能實質性下達不少于首批3GWh的鋰電池相關設備采購訂單,并在后續的50GWh投資中,在滿足技術、商務等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瀚川智能及關聯公司的相關設備。
電池中國還獲悉,今年4月贏合科技服務的歐洲某知名電池企業量產線項目在交付上實現重要突破。贏合科技以50天的極短時間率先達成設備第一階段交付,所有設備均順利通過歐洲第三方多次標準驗證,設備完全滿足歐洲標準,成為該企業全球多家鋰電設備供應商中首家“沖線”企業。
02
二季度排產熱度升溫
不過,相較于去年,今年一季度鋰電池生產廠商產能擴建的步伐有所放緩。華自科技表示,部分鋰電設備訂單的交付和收入確認節奏相比以前會有所放緩。公司鋰電設備業務一直緊跟頭部鋰電廠商的生產需求,整體增長有序,今年的訂單主要來自贛鋒、寧德、天能、耀寧、鵬輝等。
億緯鋰能表示,億緯鋰能今年一季度產銷率在90%以上,今年產能的投放節奏,一季度略有放緩,從二季度開始會逐步加快。“從5月份開始,公司會全面恢復生產”。從排產的情況來看,相比一季度會有明顯的提升。
“從行業角度,鋰電設備行業發展依然健康且富有活力。”海目星表示,一方面儲能電池為行業發展提供新空間,應用的市場確定性更強,大量資本正在涌入儲能市場。另一方面,海外市場前景廣闊,鋰電設備海外市場需求正在有序放量。
進入5月,鋰電設備訂單密集起來。豪森股份公告,全資子公司大連豪森瑞德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與Volvo Car Corporation簽訂合同,其中動力鋰電池模組Pack智能生產線合同金額為6.63億元,動力鋰電池電芯涂覆智能生產線合同金額為3.28億元,合計合同金額9.91億元。
天永智能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天永鋰電自動化設備(太倉)有限公司與浙江未來新能電池科技簽訂合同,金額為10.5億元,涉及3GWh鋰電池電芯整線交鑰匙工程生產線設備。2022年天永智能實現營業收入5.78億元。經測算,該合同金額約占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的182%。
此外,均普智能表示,公司為寧德時代中國兩大工廠交付的三條鋰電設備產線,目前已順利驗收并完成產能爬坡。上述產線將為寧德時代增加近1.5GWh的鋰電池年產能,生產的電池最終上車沃爾沃XC40 SUV純電車型。此外,均普智能墨西哥工廠還斬獲了價值過千萬人民幣的電池模組相關設備新訂單,將為福特新能源車型提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鋰電設備市場需求巨大,但行業競爭也日益激烈。光大激光董事長何林指出,由于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對產品性能以及大規模智能制造的持續追求,鋰電設備將呈現出“三高五化”趨勢發展,即生產制造向高精度、高效率、高穩定性,無人化、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和低碳節能化方向發展。未來,設備市場將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