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動力電池市場需求達到4.8TWh,儲能市場超過1TWh。”這是全球最大動力電池廠商掌門人最新的判斷。
不難想見,儲能在未來幾年將會極速發展。不久前,特斯拉CEO馬斯克的中國之行就將其公司的儲能項目布局列為最優先事項。億緯儲能也表示,儲能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預計2022-2027年全球儲能總需求累計約2300GWh,預計2030年前后年新增需求將達到TWh。
自從寧德時代兩年前發布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以來,鈉電池就備受行業關注。鈉電池作為一種新型儲能技術,未來有望受益于新型儲能行業發展。
當下,碳酸鋰價格又回到了30萬元/噸的關口。上海有色數據顯示,6月12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為31.3萬元/噸,較今年4月的約18萬元/噸的低點,不到兩個月已經暴利反彈超60%。碳酸鋰價格反彈,擁有成本優勢的鈉電池又“蠢蠢欲動”。
01
鈉電池量產提速
近期,不少企業紛紛發力鈉電池,而儲能是重點應用領域。6月初,派能科技公告稱,擬與關聯方佛山司南新禹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及其他投資人向眾鈉能源進行增資。派能科技表示,公司與鈉離子電池解決方案提供商進行深度合作,有利于公司在鈉離子電池儲能領域創新突破,為未來公司鈉離子電池儲能產品大規模量產奠定基礎。
電池中國了解到,眾鈉能源成立于2021年,公司產品包括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等鈉離子電池系列產品。今年5月,總投資100億元的眾鈉能源鈉離子電池項目在安徽廣德簽約落戶,將建設20GWh儲能電池及10GWh儲能系統量產基地。去年12月,眾鈉能源還投資10億元在江蘇泰州簽約5GWh鈉離子電池系統制造項目。
6月1日,中比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全球便攜儲能龍頭華寶新能就深入推進公司鈉離子電池研發達成深度合作,并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將助力中比新能源成為全球首家能大規模批量化生產大型圓柱鈉離子電池的企業。
5月31日,普利特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江蘇海四達電源有限公司擬投資102億元建設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與系統項目。項目計劃分三期建設,一期擬投資約30億元建設12GWh方型電池項目;二期擬投資約30億元建設6GWh圓柱電池項目;三期擬投資約42億元建設12GWh方型電池項目。
除此之外,傳藝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鈉離子電池一期4.5GWh項目正處產能爬坡期,產能爬坡和市場開拓均正常開展。2023年鈉電池實際出貨預期達到2GWh-3GWh。維科技術表示,公司鈉電項目預計將于2023年6月底開始量產。
據電池中國了解,目前多氟多旗下子公司焦作新能源已具備1GWh鈉電池產能,其子公司廣西寧福新能源規劃5GWh產能。此外根據規劃,多氟多在2023年還將建設1GWh/年鈉電池產線。
另外,鵬輝能源表示,公司將要推出6000次循環的鈉離子電池量產產品,解決上游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后,預計2023年實現量產。據悉,鵬輝研發的無負極磷酸釩鈉電池能量密度超160wh/kg,性能將接近磷酸鐵鋰電池。
02
理想成本0.2-0.3元/Wh
“鈉電實際上主要還是為儲能服務,而不是動力。只有在動力電池上鋰真的短缺了,缺很多了,鈉電可能才能夠補上去。鈉電從能量密度的角度來講,是不如鋰電的。”深圳珈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曹余良表示,
事實上,鋰電池和鈉電池主要是互補的,并不是完全替代的關系。鈉離子電池具備更優安全性、更低成本、更寬工作溫度區間和更高倍率性能。性能和成本的雙重優勢使鈉電池貼合儲能、備電、小動力等對能量密度要求較低且價格敏感的應用場景。
鈉電池能量密度低于鋰電池,但遠高于鉛酸電池。相關數據顯示:鈉電池能量密度在120-160Wh/kg,是鉛酸電池的3-5倍,電池循環壽命為2000-4000次,優于300-500次的鉛酸電池;另外,鈉離子電池在低溫等性能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中科海鈉官網的測算,在理論上,即便按照15萬元/噸碳酸鋰價格測算,鈉電池材料成本仍有望較鋰電池低30%-40%。其中鈉電正極成本占比也從原來鋰電正極成本占比的43%下降至26%。傳藝科技表示,公司給客戶送樣的鈉電池價格一般比磷酸鐵鋰便宜25%至30%。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就現階段而言鈉電池的產業供應鏈尚不充分,工藝不成熟,致使其前期的成本反而高過鋰離子電池,只有達到一定生產規模,鈉離子電池的成本才有望達到0.2-0.3元/Wh的理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