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前期的仿制探索階段和消化吸收階段之后,中國鋰電設備在近兩年全面進入自主創新的新階段。動力電池企業的制造工藝升級依賴于設備,必然會對鋰電設 備在產品性能提升和技術創新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是專注于單機鋰電設備的性能創新突破還是向產線自動化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升級,也成為了鋰電 設備企業參與未來市場競爭的關鍵抉擇。
業內人士指出,國產鋰電設備在技術、性能、功能、品牌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國內市場競爭中將逐漸占據優勢。但整體而言,依然與國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鋰電制造未來必然走向大規模和智能化,即‘三高三化’: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無人化、可視化和信息化。這必然倒逼企業通過智能制造的升級來實現。”高工鋰電董事長張小飛博士指出,預計未來三年鋰電設備企業數量開始逐步減少,鋰電設備行業將進入高速競爭洗牌時期。
2016年12月14-16日,由高工鋰電主辦的以“全球視野與中國戰略:新格局、新思維、新趨勢”為主題的2016高工鋰電暨電動車年會,將在深圳維納斯皇家酒店隆重舉行。
作為一年一度鋰電產業鏈的年終盛會,2016高工鋰電暨電動車年會將再度匯聚國內外企業領袖,深入分析全局性產業機會與風險,全面展望技術、市場、資本、格局等多方面的趨勢走向,共同求解未來中國與全球新能源汽車大產業的“決勝”之道。
屆時,來自設備領域的領軍企業和行業精英,將圍繞鋰電設備的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等話題發表主題演講并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
在動力電池產品性能提升的倒逼之下,擺脫傳統的制造模式實現智能制造成為了動力電池企業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升級必經之路。由于前期設備廠家與電池企業在設計上缺乏深度溝通,以及國產自動化產線水平低,導致鋰電池智能制造升級雖初見成效,但依然面臨數據無法收集提取、單機設備與產線無法聯動、在線檢測失效等諸多問題。
與此同時,由于國內電池廠家眾多和生產工藝、產品結構不統一,鋰電設備標準缺失導致設備企業長期疲于研發各種非標設備,造成電池企業成本高企和加大了設備維護難度,因此建立統一的鋰電設備標準迫在眉睫。
事實上,隨著國產鋰電設備的設備功能和性價比提升,鋰電設備的國產化替代進程明顯加快。需要注意的是,國產鋰電設備企業主要集中在中后端,行業競爭激 烈,技術水平差異大,價格戰時有發生,在高端設備國產化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預計未來三年鋰電設備企業數量開始逐步減少,鋰電設備行業將進入高速競爭洗牌 時期。
面對這種情況,業內人士指出國產鋰電設備需要進行分段競爭和差異化競爭。如大型設備企業可走整線一體化打包路線提升整體競爭力,而中小型企業則應主打擅長產品占領細分市場。
未來3年,設備領域的集中化程度將進一步明顯,能在自動化、集成化、數字化等方面可以滿足應用新需求的設備企業將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