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臺灣太陽能
電池制造商茂迪與聯景光電,12月26日分別召開董事會通過合并案,換股比例每6股聯景普通股將換取1股茂迪新發行之普通股,并以茂迪為存續公司,重新從新日光手中奪回臺灣太陽能電池龍頭寶座。
茂迪與聯景26日召開董事會通過合并案,以每6股聯景普通股,換取1股茂迪新發行普通股,茂迪官網發布新聞稿強調,本次合并案仍需經雙方股東臨時會通過,并取得相關主管機關核準,將暫訂2015年7月1日為合并基準日。
茂迪原為臺灣太陽能電池廠一哥,在新日光合并旺能后,龍頭地位拱手讓人,而今日茂迪與聯景宣布合并,茂迪再返臺灣太陽能電池龍頭寶座。茂迪與聯景合并后存續公司中文名稱將為“茂迪股份有限公司”(Motech Industries, Inc.)。
茂迪與聯景背后的股東,也引發外界關注,聯景為聯華電子(聯電)轉投資子公司,間接持有聯景92%股份,合并后預計持有約9%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而目前茂迪最大股東為臺積電,持有茂迪19.89%股份。
合并后的茂迪產能約3GW,除重返臺灣產業龍頭,茂迪目前為全球前十大太陽能電池制造商,合并后排名也可望再往前邁進。
此次中美雙反案終判,茂迪11.45%的反傾銷稅為兩岸最低,EnergyTrend分析師高嘉熙表示,此并購案“非常聰明”,除反傾銷稅率的優勢,加上明年Q1美、中、日、歐的訂單強度看好,并購后產能的擴充,茂迪有望趕上這波市場需求。
高嘉熙也強調:“茂迪的稅率使它有很好的擴產優勢,加上目前中國的大型電池廠數量不多,僅韓華合并后在海外有約3.28GW的產能,這次合并所擴張的產業規模,將能進一步壓低成本,提升在高效電池方面的競爭力。”
12月26日茂迪以45元作收,漲幅1.85%,成交量今日更沖到臺股第三。
2017年中國蟬聯太陽能電池最大生產國和需求國
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透露,晶體硅(cSi)電池制造商在2017年比上一年穩定得多,僅出現了邊際價格下跌,且需求強于預期,特別是在價格上漲的第三季度,單晶硅產品繼續向更高的市場份額邁進。“這種穩定電池價格的兩個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和晶圓的成本較高,需求強勁,單晶硅片供應有限。”IHS Markit太陽能需求高級分
0評論2018-04-04463
華科學家研制出柔性可穿戴太陽能電池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近日成功研制了蜂巢狀納米支架,據此制備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優異的耐彎折性,可廣泛應用于各類可穿戴器件。噴墨打印鈣鈦礦單晶材料獲突破柔性可穿戴電子是未來電子元器件發展的熱點方向,電源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電源的選擇和設計影響未來可穿戴電子的設計與功能。目前,電源對可
0評論2018-02-02473
有機材料在太陽能電池中的運用潛力大增
《自然》雜志18日(北京時間)發表了美國密歇根大學開發的一種新方法,誘導電子在有機材料富勒烯中“穿行”,距離遠遠超過此前認為的極限。這項研究提升了有機材料應用于太陽能電池和半導體制造的潛力,或將改變相關行業游戲規則。 與當今廣泛應用的無機太陽能電池不同,有機物可以制成便宜的柔性碳基材料,如塑料,制造商
0評論2018-02-01485
太陽能電池擴廠風潮再起 產業集中化更趨明顯
全球市場需求明顯成長,太陽能產業則進入了新一波整并期。近來不少太陽能公司傳出財務問題,但體質健康者則可借機擴充產能、投資新技術或整并其他公司來擴大市占率,產業界大者恒大的趨勢愈見明朗。上游多晶硅是今年太陽能產業鏈中最值得關注的部分。今年以來,多晶硅供應持續過剩,造成價格低迷。日前臺灣福聚太陽能雖宣布
0評論2017-11-29438
國際上首條太陽能電池板路途體現超預期
2014年,荷蘭北部城市克羅曼尼建立了國際上首條鋰電池路途。經過6個月的實驗,工程師們表明,這套體系乃至比預期作用更好。
0評論2017-09-0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