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獲悉,位于青海柴達木盆地西臺吉乃爾鹽湖的千噸級高純氯化鋰生產線已全線貫通,產出的氯化鋰產品純度達到99.5%。
據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副所長段東平介紹,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項目籌建、設備定購和安裝調試,該生產線于2015年12月24日正式投產試車,并于2016年1月21日實現生產線全線貫通。
段東平介紹,“鹽湖鹵水提取千噸級高純氯化鋰技術及示范工程”是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鹽湖鹵水若干戰略性元素提取”的子課題之一,由青海鹽湖所和上海有機化學所共同承擔,擁有獨立的知識產權。
“在推進實施該項目的過程中,青海鹽湖所聯合多單位攻關研制了我國首臺鹽湖提鋰的離心萃取裝置,研發的關鍵技術和設備在中間試驗放大過程中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段東平說,在未來的三個月時間里,該生產線將逐步完善工藝參數和技術指標,最終實現4N級(4N指純度99.99%)高純氯化鋰的生產并將通過中科院的驗收。
據了解,柴達木盆地氯化鋰資源的保有儲量超過2200萬噸,約占全國鹽湖鋰資源儲量的83.4%、世界鹵水鋰資源儲量的三分之一。氯化鋰主要用于空氣調節領域及制干電池和金屬鋰等,是制備電池級碳酸鋰的主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