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2015年SNEC展會期間,大全新能源CEO姚公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多晶硅市場很好,只要成本低,在全世界都會有競爭力。大全新能源不看短期,會聚精會神把成本做得更低。大全新能源6月份計劃將產能擴產至12000噸,年底多晶硅成本可以達到12美元/公斤。
以下是采訪內容:
記者:今年以來多晶硅價格一直往下走,目前已經低至120元/公斤左右,后續價格將如何走?
姚公達:多晶硅價格還會往下走,成本高的企業將面臨很大的困難,因為這個價格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承擔得起。如果價格低位維持到二季度末的話,預計三、四季度價格會反彈。
這個價格如果維持的時間較長,很多企業會停產。去年多晶硅價格升到160元/公斤后,大家普遍看好這個市場,都投產。進來后價格馬上就回調,所以不但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還遠遠低于他們此前投產的價格。所以估計這些廠下半年都會停掉。一停產,多晶硅價格又會上漲。
做得好的企業有能力、有信心擴產,做得不好的企業沒有能力擴大,做得糟糕的企業肯定要關門,多晶硅行業永遠是這樣,跟其他行業沒有區別。
去年國內多晶硅生產量(13萬噸)超過進口量(10.2萬噸),但平均生產成本還是比國外高。我認為多晶硅市場很好,只要成本很低,在全世界都有競爭力。我們不看短期,會聚精會神把成本做得更低。
記者:大全新能源6000噸的擴建項目進展如何?今年的多晶硅成本將達到多少?
姚公達:預計6月份開始投產,屆時產能將達到12000噸,擴產后全部改為冷氫化。
2014年大全新能源的多晶硅平均成本在13.8美元/公斤,今年年底會做到12美元/公斤。
去年我們的產能6100噸,第四季度產能1791噸,同比增產幅度超過20%,這也是成本低的原因之一。
記者:大全新能源的熱氫化工藝非常有優勢,什么要轉為冷氫化?
姚公達:主要考慮到成本和技術的原因。大全的熱氫化在國內做得最好,通過熱氫化可以將成本做到每公斤13美元多,轉為冷氫化后,還可以節省30%的電,成本上可以貢獻1.5美元,所以年底可以做到12美元/公斤。
記者:您如何看待硅烷流化床法和改良西門子法?
姚公達:我們堅持改良西門子法。從新疆的經驗來看,通過改良西門子法完全可以做到世界領先的成本水平。
目前,使用硅烷流化床法的企業很少,據我了解,其在幾個企業的進展并不是很順利。已經量產的因為生產穩定性不佳造成設備折舊成本較高,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另外幾家企業還處于研發階段,還沒有大規模量產數據。
此外,流化床法生產的多晶硅顆粒料不可能實現100%使用在硅片生產的原生料中,要跟西門子法的硅料混合起來用,混合比例有的10%,有的30%,但是許多硅片廠商至少要用70%西門子法的料。改良西門子法是目前主流的生產方法。
記者:如何評價大全新能源的競爭力?您認為大全新能源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如何?
姚公達:我們的競爭力是成本和質量。從2008年成立到現在,大全新能源的多晶硅質量在國內一直是領先的。
大全新能源是美國上市公司,我們希望通過盈利賺錢,而不是依靠資本市場。目前的股價已經比2013年最低的時候高出了4、5倍。我認為股價還會看好,只要能保持低成本,擴大產能,未來盈利肯定會增加很多。所以這個(指股價)我們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