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 手機和平板現如今都變得越來越強大,處理器的性能逐步飆高,以前僅桌面設備才可處理的任務,現如今手機和平板也能代勞一部分,不過智能手機電池技術卻沒有及時跟上,續航自然成為問題。最直接的研究方向應該是讓智能手機電池保持相同體態的情況下,令其包含更多能量,這仍是工程、物理和化學領域的難題。實際上市面上對此還是有很多解決方案的,日立萬勝(Hitachi Maxell)就是其中的研究者之一。
絕大部分加大智能手機電池容量的方案是改變電池內部的組成,日立萬勝的解決方案也并沒有脫離這一點。這種方案采用一種新的基于硅的材料構成負極。硅的復合材料加上碳或SiO-C,日立萬勝將這種技術稱作“ULSiON”。
在采用更細微的硅顆粒之后,萬勝也就能夠解決行業內的一個重要問題。硅在充電時會膨脹和收縮,這會破壞電池,而萬勝的研究人員能夠將這個過程控制到合理的范圍內。
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技術能夠造出在相同尺寸下智能手機電池容量達到傳統可充電電池兩倍的電池。只不過日立萬勝尚未宣布何時將這種智能手機電池投入量產,這家公司認為這種技術未來可極大程度應用到可穿戴設備之上。
日立萬勝將于1月13日-15日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二屆可穿戴博覽會(Wearable Expo)之上展示這種ULSiON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