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公司花費數年的時間開發Treopore薄膜,并使其投入到電動汽車這個日益增長的市場當中。Treofan于2013年在德國諾伊恩基興建造了Treopore膜的擠壓產線,并在一年之后將其進行了產業升級。
Treofan未公布第一個主要客戶的名字,但表示這是一家中國的鋰離子電池電動汽車制造商,他們還引用了一個全球市場的數據稱,電動公交車市場將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至少增長到2025年。其中,中國市場將占總量的一半以上。
Treofan稱,此份合同標志著歐洲制造商首次大規模進入這個市場,之前這個市場主要由日本生產商所主導。
Treofan集團首席執行官Walter Bickel博士表示:“亞洲的電動汽車市場正在快速發展,這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必須充分合理得進行利用。”
Treofan表示該合同到2017年年底交貨數量是固定的,但是協議中表明之后所要提供的薄膜數量將不斷增加,到2020年將達到2800萬平方米。這相當于50000個56千瓦的標準電池所蘊含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