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山光伏發電項目是中國電建集團與鹽邊縣政府簽訂的《鹽邊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開發協議》中的項目之一,也是中國電建集團在四川投資的首個新能源項目。位于攀枝花市鹽邊縣桐子林鎮安寧村萬家山南側坡面上,場區分布有四條大型沖溝和若干條小沖溝,地形起伏較大,坡勢較陡,是目前在建山地光伏中施工難度較大的電站之一。
放眼望去,排列整齊的119460塊電池板,如同為荒坡披上了藍色“盔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該項目不僅是一個單純的大型光伏發電項目,更是一個涉及林地,農耕地占用,以及林業、農業和農村農民發展的綜合性新能源項目。通過采用“能(清潔能源)、農(設施農業)”一體化發展路徑,將項目開發與農業產業發展相結合,提升荒山高效利用和土地流轉,將傳統的大型光伏發電項目轉變為“綠色工廠”,實現項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通過采用設施農業大棚建設與光伏板陣列架設相結合,作為設施農業種植照明、控溫、供水和消毒等設備電源,富余電量并網輸出。
項目自2054年7月底開工以來,遭遇了攀西地區高溫、多雨等惡劣天氣,電池網克服了設備物資山地運輸、供貨緊張、工期任務重等困難。通過采用“中國制造”的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降低了因組件傾角差異、陰影遮擋對發電量的影響,設備重量輕、體積小減輕了運輸和安裝難度,項目進展順利。8月31日開關站首倉混凝土開盤澆筑,9月3日首批光伏支架基礎鋼樁開始灌注,10月5日首塊電池板開始安裝,10月25日開關站主體結構封頂,11月5日首個1.6兆瓦方陣安裝完成,2016年1月30日電池組件全部安裝完成,2016年4月20日順利召開萬家山光伏電站啟委會,具備投運條件,2017年6月4日成功并網發電。
項目竣工后不僅對調整鹽邊產業結構,提升鹽邊經濟發展后勁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推動攀枝花光伏發電的應用和普及具有顯著的示范效應。場所處位置平均海拔約1400米,多年平均太陽輻照量為5912兆焦耳/平方米,屬二級太陽能資源豐富帶。預計年平均發電量3991.5萬度,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330.5小時,每年可減少排放1.26萬噸標準煤,減少2.18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中國4000戶人口每年的碳排放量。
該項目是鋰電池廠商首期,裝機容量3萬千瓦,由6個1兆瓦方陣單元和15個1.6兆瓦方陣單元組成。投資約3.2億元,規劃占地900畝,約60萬平方米。采用EPC(工程總承包)模式,進一步整合設計、施工、監理一體化進程,實現產業模式和產業鏈同步轉型升級,推進攀西新能源產業帶的形成和發展。電站所發電量并入國家電網,將有效的改變當地能源消費結構,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