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富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四川富驊”)近日發布消息,公司高電壓NCM523三元正極材料一次試產成功,目前已達到每月80噸的批量生產能力。
四川富驊表示,該材料經過反復嚴格測試,其半電池在25℃、截止電壓4.50V~2.75V、0.5C倍率下充放電循環200次,比容量保持率大于94%,預期全電池壽命超過1500次,遠遠優于常規NCM三元正極材料。
從四川富驊相關負責人了解到,該公司生產的高電壓523三元材料性能卓越,受到國內外客戶的極大關注,目前亦加緊研發更優性能的三元正極材料,最遲今年11月將建成622型三元材料產線。
數據顯示,高鎳三元材料的占比持續上升,2016年國內NCM622、NCA型在三元材料總產量的占比超過5%,預計2017年比例將達到10%。
業內人士指出,三元正極材料的高鎳低鈷化在提升電池能量密度、降低材料成本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安全性和穩定性問題卻較為突出。由于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技術壁壘較高,在制備工藝和設備以及生產環境等方面的要求都遠遠高于普通三元材料,國產高鎳三元材料走向成熟還需克服多項技術難題。
一方面,高鎳三元材料在前驅體燒結和材料生產環境方面的要求都較為苛刻,產品在存儲使用過程中容易吸潮成果凍狀,不易調漿和極片涂布。因此正極材料企業對窯爐設備等生產設備的各項性能要求都比較高,但目前國內的生產設備還無法完全滿足高鎳三元材料的制備要求。
另一方面,高鎳三元材料的研發制備和批量生產也對正極材料企業在技術創新、工藝升級、資金投入和市場開拓等方面也產生了巨大壓力,這也意味只有少數實力雄厚的正極材料企業有能力在該領域展開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