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就歐盟有些成員國的光伏補助方法,提出與歐盟及其有關成員國在世貿組織爭端處理機制下進行商量,正式發動世貿爭端處理程序。而此前一星期,我國商務部曾決議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推銷和反補助立案查詢。
今年1至9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多晶硅高達6.45萬噸,同比增加32.86%,面臨來勢洶涌的進口多晶硅,國內公司無力反抗。
據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計算,43家多晶硅公司中,80%的公司現已停產。南玻A董秘周紅證明了這件事:“如今進口多晶硅報價低于國產多晶硅,最低價小于20美元/千克,顯著低于其成本,因而國外存在對多晶硅補助、推銷。如今國內產能過剩很厲害,80%-90%都停產了?!碧焱W兊淖C代張彩勃也表明,公司旗下出產多晶硅的子公司現已停產。
日信證券研究員曾維強承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明:“假如不進行雙反查詢和訴諸WTO,暫時沒有非常好的方法,歐盟多晶硅的確有政府補助,實踐上有推銷做法,兩邊都提出雙反查詢,是在經濟欠好時,為維護本國公司所進行的博弈?!?
事實上,中方的雙反查詢僅僅這些年中、美、歐盟光伏交易戰的一個連續。2012年5月,美國商務部公布對我國光伏電池及組件的反推銷稅初裁成果,對國內光伏公司征收將近35%的附加關稅。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公司被征收懲罰性關稅最高的一次。2012年9月,歐盟委員會正式對我國光伏鋰電池發起迄今最大規劃的反推銷查詢,涉案金額超越200億美元。
中歐光伏交易兩邊一旦“反推銷”查詢成果建立,成果會如何,引起業界的遍及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有關專家通知證券時報記者:“成果有兩種也許性,假如咱們取得成功,那么歐盟不征收高關稅,可是也許設置其他障礙,比方進步準入門檻,要求達到必定的轉換率,或許歐盟產品占多少份額等。假如沒有成功,我國也許喪失歐洲商場,如今公司紛繁出資國內分布式發電站,也是出于這種危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