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世界訊,在如今動力電池市場,以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為主。二者首要的特性是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的差異,能量密度關系到動力電池的續航才能,安全性也是動力鋰電池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我們就從能量密度與安全性、溫度習慣性、充放電功率四個方面別離介紹一下這兩種鋰電池間的差異:
能量密度
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較三元鋰電池相差很多,現在新能源轎車的補助規范以電池包系統的能量密度為重要目標,政策規定 當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超越120Wh/kg,就能夠享用1.1倍的補助,介于90Wh/kg和120Wh/kg之間只能享用1倍補助。

磷酸鐵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通常在90-120Wh/kg之間,而三元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能夠到達200Wh/kg左右,可見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優勢較為清晰,這也是近年內國內大量上線三元鋰電池產線的原因地點,再加了日韓在三元鋰電池技能方向上的堅持,為商場注入強有力的決心。
安全性
我們知道,就資料系統而言,三元鋰電池正極資料的分化溫度在200℃左右,磷酸鐵鋰電池正極資料的分化溫度在700℃左右。實驗室測試環境下短路磷酸鐵鋰電池單體,根本不發呈現著火的狀況,三元鋰電池則否則,在使用三元鋰電池時特別要對熱辦理提出較高的要求。關于整車電池包來講,安全措施更加完善與科學,通過BMS有用對鋰電池進行辦理,電池能夠工作在安全的狀態下。
溫度習慣性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復雜,從最北端的東北三省到最南端的海南諸島溫度改變非常豐富。以北京為例,作為電動轎車的主力商場,北京夏季最高溫度在40℃左右,而冬天則根本保持在零下16℃左右,乃至更低。這樣的溫度區間顯著合適低溫功能更佳的三元鋰電池。而重視耐高溫功能的磷酸鐵鋰電池在北京的冬天會顯得有些乏力。更何況,三元鋰電池耐高溫方面與磷酸鐵鋰比較,差距并不大。
以25℃為基準常溫,兩類電池在55℃高溫下放電與常溫25℃下放電,放電容量幾乎沒有不同。但在零下20℃時,三元鋰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比較有比較顯著的優勢。
充放電功率
除了續航之外,充電也是電動轎車在實際使用中的重要環節,而三元鋰電池在充電功率方面較磷酸鐵鋰電池有著非常大的優勢。
三元鋰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在10C以下充電時,恒流比無顯著差距,10C以上倍率充電時,磷酸鐵鋰電池恒流份額敏捷下降,充電功率敏捷下降。
磷酸鐵鋰與三元的商場之爭,現在仍是平分秋色,各有所長。在電池技能一日千里不斷改造的狀況下,不久的將來迎來革命性的改變也在意料之中,技能現已老練的三元鋰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憑仗各自的優勢在商場中都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