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云霧之后,進入行業市場分水嶺的2017年,新能源動力電池競爭格局主要呈現3股勢力交匯相融之勢,一是沉淀多年在市場占有量排名靠前的動力電池企業;二是以雄厚資本為后盾的鉛酸轉型電池企業;三是深耕鋰電行業多年,近幾年動力電池業務發展勢頭迅猛的“黑馬”企業。
首先,作為市場占有率排名靠前的中堅勢力,如寧德時代、比亞迪、沃特瑪等,這些企業大者恒大、強者恒強的局面仍在不斷鞏固。其優勢在于:切入動力電池領域較早,及時把握住新能源汽車龐大的發展機遇;深厚的技術積淀,并在智能制造提升上領先行業;戰略布局遠見,從產能擴建到上下游拓展延伸,都把握住了準確時機;形成了適合自身的發展邏輯及各自獨特的商業模式。
其次,以鉛酸企業轉型為代表的傳統勢力也優勢不容小覷,如天能、超威、南都電源、猛獅科技、雙登集團、圣陽股份等。這股勢力的優勢在于:基于在鉛酸領域的經驗,其生產管理能力比鋰電的企業要強;成本控制能力強。經歷過鉛酸電池洗牌已練就出強悍的精打細算能力,這在當下降本提質的關口顯得尤為重要;擁有原有市場背后的系列資源,尤其是積累的雄厚資本。在電動自行車、通信儲能市場的積淀鞏固下,鉛酸企業形成了雄厚的資本后盾;對政策的理解和把控度更敏感。
再次,一股“黑馬”勢力也在迅速崛起,展開市場梯隊排位賽。其優勢主要在于:憑借動力電池產品的高性價比、產能規模的高匹配度等多方面因素,快速在市場中贏得一批甚至多家核心車企的信賴,從而在強敵環伺的動力市場中脫穎而出。比如從前7批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來看,國能電池、億緯鋰能、孚能等企業在2017年增長明顯。
分析認為,2017上半年動力電池格局發生明顯變化,未來2-3年的動力電池競爭格局依然會發生變化。未來動力電池競爭格局變化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背后是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第一股勢力:中堅力量各有特色
借助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的東風,一部分較早涉入動力電池領域的企業現如今已經成長為行業的中堅力量。代表企業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和沃特瑪等。
2017上半年全球動力鋰電池出貨量27.5Gwh,同比增長67%。其中,全球出貨量前十動力電池企業合計達20.92Gwh,占整體的76%。寧德時代、沃特瑪、比亞迪依次包攬了第二至第四位。
具體來看,比亞迪已形成了“上游鋰礦資源—鋰電原材料—動力電池—新能源整車—電池回收”的全產業鏈閉環。其中,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主要在深圳、貴州和青海,目前有效產能已超過6GWh,青海動力鋰電池項目達產后,比亞迪年產能力將達到16GWh。
寧德時代立足于電芯,構建了以電芯為核心的產業鏈優勢。先在電芯技術上建筑深厚壁壘,然后向電芯的上下游滲透,上游延伸至材料和設備,下游延伸至BMS和整車。當前,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產能達7.5GWh,擁有寧德、西寧和溧陽三大生產基地。
在動力電池企業話語權缺失的背景下,沃特瑪則選擇采取連橫產業鏈其他企業,通過創新聯盟的抱團形式與客戶、政府等主體談判,在短時間內迅速開展業務,在市場競爭中突圍一片新天地。據了解,當前沃特瑪動力電池年產能達12GWh。
第二股勢力:傳統鉛酸不容忽視
傳統鉛酸電池企業仍然是搶奪動力電池市場的一支生力軍。事實上,依據前兩年政策及市場沉淀后,鉛酸企業轉型動力市場梯隊分化明顯。這其中鉛酸企業選擇進擊鋰電行業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以天能、超威、猛獅科技為代表,轉型鋰電時專注以新能源汽車動力市場為核心。二是以南都電源為典型,儲能+動力雙輪驅動,并且頻頻在海外商用儲能市場嶄露頭角。三是以圣陽股份借助資本力量,比如控股動力電池企業實聯長宜,按照兼并購的方式切入。
而從2017年市場表現來看,上述3家鉛酸企業也各自在鋰電市場結出一片碩果。
天能2016年年報顯示,其鋰電池營收6.16億元,在同類電池企業中處于首位。現有動力電池產能5.5GWh,去年擴建圓柱和軟包各兩條自動化產線,目前已經開始投產,全部達產后產能達8GWh。
南都電源布局儲能效應初顯,截至目前其累計簽約儲能電站總容量達1600MWh。2017一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營收18.79億元,同比上漲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592萬元,同比上漲8.96%。
2017上半年,實聯長宜共計簽署3億動力電池訂單。正是基于動力業務的持續向好,實聯長宜正在擴建電芯生產線,待全部投產后,預計今年動力電池總產能將達到10-12億Wh。
第三股勢力:“黑馬”來勢洶洶
這類黑馬動力電池勢力的共同突出特點就是,近兩年來,動力電池業務快速發展,市場占比提高。其中代表動力電池企業有億緯鋰能、國能電池、孚能科技。
從合作車企及電池裝機量來看,上述三大電池企業表現優異。根據工信部目前公布的前7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數據,高工鋰電初步統計發現,相比2016年,孚能科技、億緯鋰能、國能電池業務進展迅速。
初步統計前7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數據,億緯鋰能、國能電池配套車企總計數量分別為41家、39家。孚能科技配套車企數量雖然不高,但高工鋰電了解到,北汽新能源EC180車型搭載了孚能科技三元動力電池,這款車型連續在2017年4月、5月份中蟬聯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冠軍。1-5月,孚能科技動力電池出貨量已經超過400兆瓦時。
億緯鋰能與南京金龍等多家車企簽署訂單,根據其2017半年報披露,公司包括動力電池在內的鋰離子電池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97億,比上年同期增長155.63%。
國能電池在2017年發布的295批、296批、29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中,連續排名第二。并且據最新消息,國能電池又與野馬汽車簽署戰略合作,飽受新能源車企信賴。
從產能規劃及產品能量密度來看,億緯鋰能、國能電池、孚能科技來勢洶洶。
億緯鋰能:現有廣東惠州和湖北金泉兩大生產基地,目前3.5Gwh圓柱電池產能、,2.3Gwh方形電池,1Gwh軟包電池。同時,惠州和湖北兩大基地仍在加速擴產,是國內首家量產21700的電池企業,預計今年年底動力電池產能總共達9.8Gwh。
國能電池:現有北京、河南中牟、浙江海寧、湖北襄陽、江西南昌、福建龍巖等生產基地,年產能已經達到33億安時。同時,國能電池還計劃在重慶、成都新建兩大生產基地。
孚能科技:現有產能3Gwh,二期擴產至5Gwh項目將于2017年底投產,三期10GWH項目也在快速推進。目前可批量生產29AH三元軟包電池,比能量達到220wh/kg,系統能量密度可達140-160Wh/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