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棄風用電,是指在風電開展初期,風機處于正常狀況下,因為當地電網接收才能缺少、風電場建造工期不匹配和風電不穩定等自身特色導致的部分風電場風機暫停的現象。
2011年以來,因為受本地消納才能和外送通道約束,國內部分省區存在不同程度的“棄風”現象。據國網動力研討院副總經濟師兼動力戰略與規劃研討所所長白建華介紹,2011年全國風電年使用小時數已達1920小時,但“三北”區域年使用小時數普遍低于東中部負荷中心區域的年使用小時數,單個省區的年使用小時數已下降到1600小時左右,嚴重影響了風電場運轉的經濟性。
“這意味著當時風電、太陽能發電開展存在缺少與其他電源及輸電的統籌規劃,技能標準和相關配套方針不完善等問題。一起,風電出力的反調理特性和有用預測困難,對電力體系調峰提出了巨大應戰,需求建造很多的備用容量和調峰電源。”白建華說。
在他看來,為滿意未來我國電力需求及清潔化開展方針,2015年全國電源總裝機將到達15億千瓦左右,2020年將到達19億千瓦左右。考慮到體系調峰需求、建造條件、跨區電力輸送、體系經濟性等要素,未來調峰電源應加速開展,首要布局在“三華”(華東、華北、華南)受端區域。
儲能將優化風電并網
“越來越多的可再生動力,如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接入電力體系。一般電力體系的工作人員調理發電機的輸出功率以適應負荷的改變,但如果發電側自身是間歇式的、不可調的,那么運轉人員該怎么辦呢?儲能是一種很好的解決辦法。”中國電力科學研討院首席專家胡學浩說。
儲能專業委員會拿到的一份《儲能工業研討白皮書2012》看到,儲能作為進步電網柔性、進步本地電網消納風電才能的關鍵技能之一,有著共同的長處。具體來說,儲能的調峰調頻才能強,呼應速度快、信息化自動化程度高,便利電網調度。一起,儲能削減了備用機組容量,進步機組運轉功率,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此外,儲能技能在風電接入應用時的電能來自風電,調理進程能夠確保零排放,契合開展風電的初衷。最終,儲能的技能挑選多、施工安裝簡潔,施工周期也短。
業界看好新動力并網儲能商場
正是因為儲能在調理新動力并網發電進程中扮演著重要人物,業界對新動力并網儲能商場的遠景非常看好。
“電網級儲能對未來電網開展必不可少。從傳統動力峰谷調理、新動力并網以及離網儲能視點看,跟著傳統電網削峰填谷需求的日益添加,新動力并網比重的日益進步,未來電網級儲能的需求會逐步提高且商場空間巨大。”東興證券分析師王明德說。
他估計,到2020年,傳統電網峰谷調理儲能規劃將到達228GW,對應抽水儲能電站商場容量約為9576億元,其間設備占比約為35%,商場容量屆時可達3351億元。而如果新動力并網儲能到達170GWh,對應的投資可達11900億元,其間電池管理體系(BMS)和電池設備占比別離為20%和35%,別離到達4165億元和2380億元,空間巨大。
這其間,抽水蓄能是傳統動力峰谷調理的首要方式,也是現在最為老練的技能。壓縮空氣儲能現在在我國仍處在探究階段,技能尚未老練且運維本錢頗高。鋰電池、液流電池、鋅溴液流電池等則是新動力并網儲能的幾大技能道路。從商場狀況看,因為國內鋰電池工業開展相對較為完善,其在BMS上應用遠景較好。液流電池則是未來電網級儲能重要的探究方向。
“BMS則是新動力并網儲能技能的另一技能金礦,是現在國內儲能電站的一大瓶頸,在整個儲能電站本錢中占比20%,是未來必須打破的一個關鍵環節,商場容量相同巨大。”王明德指出,現在國內大規劃電站級別的BMS處在起步生長階段,值得投資者要點重視。
他主張要點重視新動力并網儲能相關的標的以及未來有望獲得技能打破的兩個環節:BMS以及以鋰電池與液流電池為代表的儲能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