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工業鏈調研發現,動力鋰電池過去3年技能進步明顯,在充沛耗費運用的前提下,動力本錢已比汽油車廉價。美國特斯拉(TESLA)轎車公司的成功固然是因其奇妙的定位,但其根底在于價格廉價而比能量密度高的松下電池。現在動力電池大廠報價2.5-4元/wh,循環壽數從缺乏1000次提高到1500-2000次,電池折舊費用大大下降,這是動力本錢的首要構成。
節能補助方針醞釀調整,方針環境上看好純電+混動公交大巴和混動乘用車。公交大巴合適純電動和混動應用,因為歸于公共效勞性質,加上是城市顆粒物的首要排放源,估計現在較強的補助力度將保持,并需要在配套環節增加出資。新方針如果以節油率為首要規范,則對混動的扶持力度將有望增強。
新能源轎車將改動轎車工業,也對動力電池、電機以及電控系統發生巨大拉動。估計2020年全球新能源轎車浸透率將到達24.5%,其間,電動車(包含純電動和插電混動)將達10%,混動轎車將到達10.9%。零配件拉動首要在電池、電機和功率電子部分,其間動力電池彈性最大,電動車浸透率每提高1%,動力電池需求約500億元。
出資策略:新能源轎車工業鏈已被高度重視,只有歸納競爭力強,技能能力強,有工業位置的廠商可以終究勝出。整車范疇看好金龍轎車(全國公交市場份額之首+新能源儲備豐厚+本身管理逐漸改進)、宇通客車(國內客車企業龍頭+新能源產品競爭力強)、廣汽集團(混合動力范疇具有先發優勢+2014年新車迎來爆發期);長時間看好比亞迪(把握電池技能+新能源范疇具有先發優勢);電池范疇看好杉杉股份(負極全國第一,正極第二,電解液第三,進入德國動力電池EVONIK供應鏈)、新宙邦(電解液進入松下、索尼、三星供應鏈,開辟LG、三洋的途徑)、江蘇國泰(電解液對LG出貨占比高);電機及操控范疇看好大洋電機(電機電控龍頭,與車企協作程度多)、法拉電子(大容量濾波電容被國內客戶廣泛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