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兵器工業集團特能集團公司鋰電池研制工業基地項目第一條試制線順利投產,為特能集團新能源工業再添新動力。
據悉,鋰離子動力電池研制工業基地項目建成后,特能集團將實現年產圓柱型鋰離子電池580萬只、鋰金屬一次動力電池3萬組、高能量密度聚合物鋰離子電池1015萬只的出產能力;疊片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年出產能力由200萬只擴大到425萬只,卷繞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年出產能力由250萬只提高到500萬只。鋰電池正極資料年產量將到達4400噸,在國內鋰電池正極資料出產中位列前三名。
特能集團重組以來,一直把新能源戰略新興工業作為首要開展工業,致力于高品質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研制、出產及出售。充分利用本身共同的高倍率放電、低溫放電等技能優勢,在軍用電池范疇進行了多項嘗試。先后與多家研討單位、院校進行項目協作,開發了應用于魚水雷、無人機、便攜式小型導彈發射設備等范疇的鋰離子電池產品,遭到客戶歡迎。
近幾年來,鋰離子電池以其特有的功能優勢遍及應用于便攜式電子設備,如平板電腦、移動通訊等,并出現穩定增長趨勢。現在開發的大容量鋰離子電池也開端在電動轎車中進行運用,并有望在人造衛星、航空航天和儲能方面得到應用。估計到“十二五”末,我國鋰離子電池工業規劃將增長到1250億元,復合增長率估計到達30%以上。跟著世界油價、環境保護等的影響,商場對新能源轎車的需求不斷擴大,車載電池正遭到各轎車巨頭和各電池廠商史無前例的重視,估計到2018年,車載電池將占鋰離子電池的50%以上,超過160億元。一起,智能電子設備用數碼電池、專業級電動工具用電池等商場潛力巨大,并帶動了高能量密度聚合物電池、功率型圓柱電池的快速開展。
特能集團堅持安身高中端產品商場,完善化學電源和新型資料的研制、試驗測驗及工業化能力,打破了高倍率、高安全性、寬溫度、強電流體系電技能等動力電池關鍵技能與影響鋰電池推廣應用的關鍵技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能群、系列專利和產品,具有了必定規劃的鋰電池資料、電芯加工、電池組裝配工業化出產能力,構建了正極資料——電池組件——集成效勞的工業鏈。跟著鋰離子動力電池研制工業基地項目建成投產,特能集團新能源工業規劃將打破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