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工業和能源部表示,三家公司計劃斥資0.61萬億韓元,為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升級電池裝置,再在生產設備上投入2萬億韓元。
針對保護主義的日益激化以及與與中日兩國的激烈競爭,能源部長表示,韓國政府將與企業共同努力,支持前途行業的發展。
可以推測的是,韓國三大電池制造商在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國)遭遇挫折,導致在全球動力電池業務上的回升低于預期,或是韓國本次全力加碼全球市場的其中一大要因。
公開資料顯示,第一季三星SDI依舊在二次電池上表現不佳,同期營業虧損6057萬美元,比市場預期多4275萬美元。由于一季度市場需求低,電池業務下滑,LG化學的二次電池業務仍保持紅色,營業虧損為104億韓元。3月,SK集團子公司SKI在華設立的合資動力電池工廠停工。
為應對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節節敗退,韓國三大電池制造商也在加快全球戰略布局。LG化學于2016年底在波蘭開設了一家電池廠,并在美國和中國增加了海外生產線。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SDI投資3.58億美元在匈牙利建設的動力電池工廠正式落成。SK集團早前也計劃在歐洲建立生產線,為德國汽車制造商戴姆勒提供電池。
當前,中韓關系因薩德風波受到極大影響,韓國在華動力電池業務發展前景也不被業內人士看好。韓系鋰電企業在全球新能源汽車浪潮中命運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