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被两个双胞胎师傅的人物特点,丰满女邻居的嫩苞张开视频,国产涩涩视频在线观看,被几个人摁住玩花蒂的视频

分享好友 鋰電資訊首頁 鋰電資訊分類 切換頻道

2017年鋰離子電池企業30強名單

2018-11-16 09:566440鋰電世界

鋰電世界訊,2018年8月2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參考企業申報數據、上市公司年報數據、國家海關信息中心出口數據以及新能源汽車出廠合格證數據等資料,經統計分析,于今日在天津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前30強企業、2017年度中國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量前30強企業以及2017年度中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前30強企業名單。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185.89億元獲得消費類鋰離子電池第一名,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66.57億元獲得動力鋰離子電池第一名。

一、2017年鋰離子電池企業銷售收入前30強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統計分析,2017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達到1589億元,比2016年的1330億元,同比增長19.5%。鋰離子電池的產量由873億瓦時增長到1009億瓦時,同比增長15.6%。主要是由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和儲能用電池市場的快速增長。其中,消費類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由695億元增長到757億元,同比增長約9%,產量由490億瓦時,同比增長7%,達到524億瓦時。消費類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增長快于產量增長,主要是因為正極材料價格上漲較快。消費類電子產品用電池的主要市場是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工具和可穿戴設備等,手機增長減緩,2017年僅增長2%左右,但電動工具、移動電源對鋰離子電池需求相對較快。新能源汽車及電動自行車等用動力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由600億元增長到780億元;產量由330億瓦時,同比增長35%,達到446億瓦時。儲能用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由35億元,同比增長48%,達到52億元,產量由25億瓦時,增長到39億瓦時,同比增長55%。

2017年度中國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前30強企業銷售收入合計達到1223.03億元,占2017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總和的77%。

表一 2017年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前30強企業名單

序號 電池名稱 銷售收入(億元)
1 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85.89
2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6.57
3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149.88
4 樂金化學(南京)信息電子材料有限公 88.08
5 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 78.22
6 無錫村田新能源有限公司 63.00
7 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 50.22
8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 45.67
9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 42.06
10 珠海光宇電池有限公司 30.98
11 天津三星視界有限公司 30.89
12 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 29.80
13 哈爾濱光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72
14 廣州鵬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53
15 中山天貿電池有限公司 18.02
16 江蘇海四達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16.94
17 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6.37
18 江蘇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 16.23
19 遠東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15.63
20 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14.88
21 浙江天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55
22 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14.36
23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 13.90
24 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 13.73
25 上海德朗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 13.08
26 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 13.00
27 寧波維科電池股份有限公司 11.69
28 香港豪鵬科技有限公司 10.89
29 三星環新(西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 9.65
30 三星(天津)電池有限公司 9.59
合計 1223.03


二、2017年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量前30強企業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7年1-12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77.7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53.3%。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分析,2017年1-12月中國動力鋰離子電池產量約為446.2 億瓦時。根據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廠合格證計算,2017年1-12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370.6億瓦時。其中,乘用車裝機量139.8億瓦時,占比37.72%;客車裝機量145.7億瓦時,占比39.31%;專用車裝機量85.1億瓦時,占比22.95%。

2017年鋰離子電池裝機量為369.1億瓦時,占動力電池裝機量的99.6%,同比2016年增長21%。其中,三元:165.6億瓦時,占鋰離子電池裝機量的44.87%;磷酸鐵鋰:180.7億瓦時,占比48.96%;錳酸鋰:15.4億瓦時,占比4.17%;鈦酸鋰:7.4億瓦時,占比2%。2017年我國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應用市場。

2017年前5家動力鋰離子電池企業裝機量222.66億瓦時,占鋰離子電池裝機量的60.3%,前20家企業裝機量314.75億瓦時,占鋰離子電池裝機量的85.3%。前30家企業總裝機量為339.17億瓦時,占鋰離子電池裝機量的91.9%。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05.07億瓦時位居第一,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以56.46億瓦時排名第二。

表二 2017年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量前30強企業名單

序號 單體電池生產企業名稱 裝機量(億瓦時)
1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5.08
2 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 56.46
3 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 24.11
4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 20.49
5 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 16.52
6 力神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 10.7
7 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 9.75
8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 8.14
9 北京國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 8.1
10 江蘇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 7.34
11 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6.56
12 珠海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5.69
13 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5.24
14 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 5.09
15 遠東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4.94
16 廣東天勁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8
17 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 4.15
18 上海德朗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 4.06
19 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4.01
20 廣州鵬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52
21 萬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3.21
22 天津市捷威動力工業有限公司 3.2
23 廣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63
24 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57
25 江蘇海四達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2.54
26 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2.45
27 河南新太行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2.33
28 湖州天豐電源有限公司 1.97
29 江蘇天鵬電源有限公司 1.75
30 江蘇金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75
合計 339.15


從技術路線來看,2017年三元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比例大幅上升,從2016年的20.4%上升至2017年44.8%。新版補貼調整政策以能量密度為標準作為補貼高低的調整系數,拉動三元動力電池占比大幅上升。動力鋰離子電池產能快速增長,從2017年實際產能情況來看,截止2017年年底,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總產能約1400億瓦時,同比2016年1010億瓦時的產能增長36.61%;2017年有效產能約為1150億瓦時,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369.1億瓦時,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產能平均利用率只有32%;隨著補貼退坡和動力電池技術門檻的提高,動力電池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升。2018年前6個月前5家企業裝機量121.3億瓦時,占比77.8%;前20家企業裝機量146.8億瓦時,占比94.2%。 2018年行業內的一線企業通過技術優勢逐漸蠶食市場份額,而二三線企業的低端產能面臨被淘汰的危機。

目前,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域外商投資條件已經開放,包括補貼完全取消后,外資動力電池企業的進入勢必會加劇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將面臨來自國內外企業的全方位競爭。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應該提前謀劃布局,做好全球市場定位。目前,國際傳統車企紛紛啟動電動汽車規劃,在既有品牌的影響力下,有望迅速加入戰局,分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杯羹。因此,對于中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廠商來說,能否進入國際大客戶的供應體系,是決定其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地位的關鍵一步。

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指出: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家庭用車、公交客車、出租車、物流用車、公務用車等領域的大量普及,至2030年,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主流產品、汽車產業初步實現電動化轉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汽車總體銷量的比例達到40%以上。由此看來,中國動力電池市場需求巨大,但行業競爭激烈,行業的整合正在持續進行中,市場將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動力電池企業要將質量和安全放到首位,要加強過程控制和優化,完善研發全產業鏈建設,深度推進產品技術、工藝及路線變革,只有擁有雄厚技術積累、足夠資金支撐、理性市場定位和對市場快速反應的廠商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贏得市場。

隨著國家補貼政策對能量密度的重視,三元電池正處在低鎳向高鎳的轉化期。因此,NCM811以及NCA的發展是當前材料企業以及電池廠商研發的重中之重。然而,高鎳三元電池的量產對于企業的生產環境、自動化水平、配套負極/電解液材料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具有較強技術實力的企業,才能得到快速的發展。同時,隨著國家補貼政策的大幅退坡,已經倒逼全產業鏈共同推動技術進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力。

建議:未來幾年,政府要盡快跳出財政補貼的單渠道“助力”思維,加快實施雙積分、限行、購置稅優惠等非財政政策,從使用環節推動消費內生動力增長。在產業鏈的下游,特別是售后等環節要強化政府監督,規范管理,將事故頻發的動力電池企業列入黑名單,加快優質產品更多地進入市場。要盡可能保持政策的連續和穩定,一項政策出臺前,一定要多聽取行業和企業的意見,要留出一定的過渡期,避免出現大起大落,對行業造成重大的沖擊。動力電池行業的競爭格局初步形成,要盡可能多發揮市場在競爭中的作用,讓企業根據自身的實力和市場定位決定企業產能規模和產品方向,避免人為因素造成行業產能的嚴重過剩,促進動力電池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三、2017年鋰離子電池出口額前30強企業

根據國家海關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2017年度中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達到80.48億美元,同比增長17.6%,出口數量為17.11億個,同比增長12.8%。根據各企業的出口額,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確定了鋰離子電池電芯生產企業出口額前30強名單(不含電池組企業和貿易企業),前30強電芯生產企業出口額合計24.68億美元,占鋰離子電池出口總額的30.7%。其中,村田新能源(無錫)有限公司3.77億美元位居第一,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2.883億美元排名第二,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以2.882億美元居于第三。而以生產動力鋰離子電池為主的三星環新(西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和南京樂金化學新能源電池有限公司等外資企業因無法與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配套,則積極開拓了海外的動力電池和儲能市場,但同時正在快速擴大在中國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產能,以備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取消后,與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企業爭奪中國市場。

2017年中國鋰離子電池出口前10大目的地國家和地區分別是香港、美國、越南、印度、韓國、日本、德國、荷蘭、臺灣省和英國,出口額為63.31億美元,占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78.7%,出口數量為13.61億個,占鋰離子電池出口量的79.5%,其中,出口香港22.31億美元,占比29%,出口美國10.7億美元,占比13.3%,出口越南6.51億美元,占比8.1%。


表三 2017年鋰離子電池出口額30強企業名單

序號 單位 出口額(萬美元)
1 村田新能源(無錫)有限公司 37668.49
2 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8832.17
3 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 28820.03
4 松下能源(無錫)有限公司 17939.43
5 三星環新(西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 16875.61
6 三洋能源(蘇州)有限公司 14065.97
7 天津三星視界有限公司 13033.13
8 樂金化學(南京)信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11448.84
9 南京樂金化學新能源電池有限公司 10796.74
10 無錫日立麥克賽爾有限公司 7756.69
11 杭州南都電源銷售有限公司 5601.26
12 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5222.15
13 鄭州比克電池有限公司 5119.71
14 三星(天津)電池有限公司 5067.89
15 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4250.59
16 哈爾濱光宇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3410.87
17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 3379.54
18 廣州豐江電池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704.15
19 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 2646.02
20 昆山興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613.65
21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573.35
22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 2127.36
23 山東精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1994.81
24 曙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988.35
25 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 1974.13
26 廣州鵬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73.47
27 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 1825.7
28 東莞市邁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1815.59
29 珠海光宇電池有限公司 1698.33
30 深圳市雄韜鋰電有限公司 1688.85
合計 246812.87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

2018年8月2日

舉報
收藏 0
打賞 0
評論 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长海县| 平陆县| 闻喜县| 买车| 禹州市| 互助| 巴青县| 休宁县| 贵定县| 洪洞县| 民权县| 民丰县| 乌拉特前旗| 乌苏市| 滨州市| 芒康县| 赤水市| 瓦房店市| 龙门县| 平凉市| 基隆市| 买车| 兴海县| 贵德县| 浦北县| 晋宁县| 墨玉县| 垫江县| 武山县| 崇文区| 巨鹿县| 昌图县| 缙云县| 东山县| 高安市| 平邑县| 文登市| 莲花县| 肥东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