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世界訊,8月15日,工信部公布第 323 批新車公告,307 款新能源車型上榜,其中,純電動占比高達90%。基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高增長趨勢,機構建議關注鋰電池領域的投資機會,相關個股如金冠股份(300510)、當升科技(300073)等受關注。
工業和信息化部8月15日在官方網站公示了申報第323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307 款新能源車型上榜。其中,新能源乘用車 40 款,占比 13.03%;新能源客車 122 款,占比 39.74%;新能源專用車 145 款,占比 47.23%。新能源乘用車依然以純電動為主,合資、自主品牌集中發力。
受6月份過渡期最后一月搶裝影響,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環比下降明顯。根據中汽協數據,7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 8.4萬和8.0萬輛,同比分別下滑6.9%和4.7%,環比分別下滑37.2%和47.5%。業內分析認為,7月產銷量已見底,預計8月起月度銷量將環比持續回升,此次新車型上市將啟動下半年新能車消費端需求。中長期而言,我國新能源汽車仍將高增長,板塊仍存投資機會,但個股業績和走勢將出現顯著分化,建議重點關注上游部分鋰電關鍵材料和鋰電池領域投資機會。
如正極材料方面,GGII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正極材料出貨量達7.2萬噸,同比增長46%。當升科技(300073)作為國內正極材料先行者,正搶占技術市場制高點,分享正極行業成長紅利。當升科技是國內第一家完成小型正極材料、動力三元、儲能三元出口的正極企業,客戶覆蓋全球前十鋰電廠家,2018年國內產量占比10%。中金公司認為,公司持續研發投入水平領先同行,綜合性能領先,且目前仍有12項在研項目接力,重點推進高鎳三元,布局固態電池,具備較強的后勁與可持續增長性。
在隔膜方面,國內濕法鋰電池隔膜需求快速增長,隨著技術工藝水平不斷提升,國內隔膜廠商已開始逐步打破日韓隔膜企業市場主導地位,實現部分國產替代。未來行業供給增加,競爭加劇,大量未形成技術和規模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會被淘汰,行業將會強者恒強。作為濕法隔膜的龍頭,金冠股份(300510)子公司鴻圖隔膜在濕法隔膜領域擁有領先技術,其產品定位于中高端鋰電池隔膜市場,具備高強度、高安全性、高滲透性等性能特點,產品全面進入國內前十大電池廠家,是較早替代進口產品的鋰電池隔膜生產企業,并還通過代理商進入隔膜技術最發達的日、韓等國,受到國際認可。
據了解,2018年底,金冠股份(300510)鋰電池隔膜產能達到1.1億平,全年鋰電隔膜產量達到9280萬平,陶瓷隔膜收入1.08億元、鋰電池隔膜收入1.42億元。目前,公司4、5號生產線即將達產,2019年二季度末將達到2億平產能,全年出貨量有望達到1.5億平。
金冠股份(300510)在披露2019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時表示,隨著公司“鋰電隔膜三期項目”的順利推進,鋰電隔膜業務將進一步釋放產能,預計在本年度后續期間能實現銷售收入和利潤的快速增長。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洛陽國資入主落定,而河南省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力度也持續加碼,這將給公司新能源業務賦能,本年度后續期間的業績預計會迎來穩步提升。
華創證券認為,對整車成本的控制,解決電動車使用便捷問題,以及放大新能演汽車差異化于燃油車的消費體驗,是當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挖掘消費者真實需求,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脫穎而出的必選。在此背景下明星車型及其供應鏈環節有望最先誕生趨勢投資機會,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電池安全化設計、車身輕量化、電機高能量密度化,均為主流的技術演進方向。與此同時,鋰電池環節依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機會的集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