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白銀網2月14日訊】2020開局艱難,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對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帶來較大沖擊,新能源電池產銷也陷入低迷。業內預計,今年1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動力電池裝機量均將大幅下滑。
2月13日,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楊紅新對電池網表示,這次疫情對行業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一是疫情短期內會影響Q1 NEV產銷量,甚至對Q2也會帶來較大的影響,導致H1電池需求大幅減少;二是影響員工返崗、業務拓展活動等方面工作的正常如期開展,對企業滿足客戶需求增加了難度;三是對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和上市時間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四是疫情會導致行業的現金流壓力增大,一些企業可能需考慮剝離非核心業務,并尋求政策支持和加強融資。
長期向好趨勢不改
“但以上因素不影響行業長期發展向好的大趨勢。”楊紅新介紹說,受歐洲減排新政策和中國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中長期發展規劃等政策的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行業的新周期已經啟動了。有行業機構預計2025年歐洲和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占當年汽車銷售總額的比例將達到25%左右。
楊紅新進一步分析稱,行業普遍預測經過這次嚴重的疫情,乘用車銷量會明顯提升。在這樣的大趨勢下,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在疫情結束后應該會快速恢復,對應的新能源電池需求增長會短期盤整,不會改變長期向上的發展趨勢。近期B端市場(出租、網約、公務、分時租賃)仍然是推動市場的重要力量,未來遠期發展則應該是主要依靠個人市場。
此外,電池品質特別是安全性能應該會得到持續重視和改善,電池成本持續快速下降,中國鋰電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也會持續加強。
楊紅新建議政府加大力度推動減稅降費,切實減輕新能源相關企業的負擔;同時,建議允許有條件地區實行地補,促進新能源車的生產與銷售;企業之間也應該加強抱團合作與聯盟發展,推廣柔性生產和產能資源共享。企業自身聚焦主業,堅守主航道,強化技術研發,提升差異化競爭優勢。
據悉,蜂巢能源其前身為中國知名汽車巨頭——長城汽車的動力電池事業部,2018年從長城汽車完全剝離獨立發展。公司目前的業務重心聚焦于疊片電池品類、無鈷電池品類、車規級動力電池品類的智能制造,專注于電動乘用車細分市場需求,為客戶提供從電芯到整包、BMS的全套系統解決方案。
防疫抗疫期科學復產
此次疫情形勢嚴峻,蜂巢能源作為社會企業公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與全國人民一起投入抗疫工作。楊紅新告訴記者,公司已經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所在地政府提供了急缺物資的支援,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力。
公司自身的生產經營和供應鏈保障總體正常,雖然在員工返崗、適應新開工模式等方面受到一定影響,但始終堅持客戶導向的要求,堅持保障不停,服務不斷。隨著全國各地企業陸續復工,公司的樣品、服務、生產和物流近日也都基本恢復正常,將在保證工作人員安全健康的前提下,盡最大努力保障客戶及合作伙伴的需求得到及時響應。
楊紅新介紹,蜂巢能源通過快速應對,積極推動深化創新變革,努力將危機變成先機。
一是工作模式創新。以微信、釘釘、飛書等工具,實現“現場辦公十遠程辦公”無縫對接,強化了線上、線下的協同,國內、國際的協同,前臺、中臺、后臺的協同,大大提升了信息化、數字化、云服務、大運力的水平。
二是技術研發創新。進一步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聚焦主業,堅守主航通,優化技術、產品路線圖,將有限資源集中到疊片電池品類、無鈷新材料電池品類、車規級AI制造技術和工藝的研發上,強化了公司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三是管理創新。以戰略管理為牽引,以IPD、MES、PLM、TQC項目為抓手,廣泛推進小改小革活動,強化激勵和資保障,全員、全方位、全過程,提升效率、提升品質、節降成本。
楊紅新強調,員工健康第一,公司整體利益為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經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目前,公司沒有發生疫情感染事件,員工情緒非常穩定。目前,蜂巢能源各辦公地的員工已經在遵從當地政府要求的前提下有序返崗上班。為了保障廣大員工的健康,蜂巢能源對回到公司的異地員工先安排隔離觀察,公司安排進行全面嚴格的體檢確認身體健康后方可允許其入司上班。為了做好員工上下班的安全防護,公司還為返崗員工發放出入證,制定了單人單間隔離住宿、錯時上下班、嚴格分桌就餐、入司體溫檢測、辦公區域消毒、每日健康情況上報等多種措施保障工作環境和員工自身的健康安全。同時公司已經備好應急隔離區域,萬一有員工出現發熱、咳嗽等情況,將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進行嚴格的隔離措施和醫療服務支持,隔離期間公司提供完善的生活保障和文化關懷,確保員工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