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消息,在新浪財經2021年會暨第14屆金麒麟論壇會議上,小鵬汽車CEO何小鵬表示,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只會有5到10家大型企業,年營收有望超過3000億美元。顯而易見,何小鵬認為其他車企要么在夾縫中求得生存,要么轉型其他行業。
首先我們要考慮何小鵬說的話對不對,其次才能考慮到底哪些企業有潛力成為這“不超過十家”中的一員。
用傳統燃油車行業作為參考,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絕對不止十個,但2020年全球銷量在250萬臺以上的車企僅有9個,考慮到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更容易頭部化,小雷贊同何小鵬說的言論。
那么問題來了,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到底有哪些車企能成功呢?小雷先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大概率可以成功的車企有大眾、豐田、特斯拉、本田、通用、現代等。
這幾家企業除了特斯拉全是老牌車企,人氣高、銷量高、消費者認可度高,他們現階段生產電動汽車,目的只是為了積分而已,燃油車顯然更加實用。
特斯拉的歷史雖不如這些車企悠久,但一直在電動汽車領域發力,等到那些老牌車企全面轉向電動汽車,特斯拉早已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用戶,不擔心會被市場淘汰。
從市值(1.10萬億美元)也能看出特斯拉的市場地位,銷量、營收、利潤遠不如豐田,市值卻接近豐田(2469.96億美元)的4.5倍。
至于其他有可能在新能源時代崛起的車企,小雷認為,比亞迪、哪吒的機會比較大。比亞迪是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王者,純電運營車輛遠銷全球,市值也已超越大眾,市值位列全球車企第三。
可能有人會好奇,難道蔚來、理想、小鵬崛起的機會還不如哪吒嗎?小雷的觀點是,低價位電動汽車才是獲取銷量、營收,以及消費者認可的關鍵,這三家企業合稱造車新勢力御三家,但產品太貴了,不利于拓展消費群體。
哪吒汽車價格非常便宜,而且11月銷量已過萬,銷量增幅太高了。等待電動汽車行業更加興盛,哪吒汽車銷量很有可能反超御三家。
最后再聊一下小米、蘋果等眾多造車新勢力,個人愚見,這幾家企業想要取得成功很難,因為它們的產品發布時間太晚了。小米和蘋果預計2025年發布新車,到了那個時候,其他車企的電動汽車都已經賣出去上百萬臺了,想要再搶占市場哪有那么容易。
總結一下小雷的觀點,贊同何小鵬的言論,認為新能源時代汽車行業頭部化會更加嚴重。在眾多車企中,小雷覺得老牌車企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擁有的供應鏈、工廠產能、人氣等優勢,是造車新勢力無法相比的。蘋果、小米等造車新勢力如果感覺行情不妙,或許直接放棄減少損失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