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海豚投研 的第 261 篇原創(chuàng)文章 -
這段時間,通過《“大水” 要收了,谷歌、Facebook、奈飛們還有下半場嗎?》大致梳理了一下,目前長橋海豚君所覆蓋的美股“軟”巨頭的情況。對于海豚君相抵看好的兩家公司微軟以及亞馬遜,也通過兩篇單獨的文章《阿里、騰訊們未老先衰,微軟憑什么老當益壯?》,《都是不賺錢,憑什么亞馬遜比阿里更受待見?》單獨拎出來解釋了一下
而這篇內(nèi)容主要來簡單看一下海豚君所覆蓋的三家“硬”巨頭——特斯拉、蘋果和英偉達。從估值上來看,兩家成熟公司蘋果和英偉達從疫情之后基本都在瘋狂拉估值的階段,蘋果從平均15倍左右的PE拉到了接近30倍;而英偉達則是從50倍左右拉到了100倍左右的PE。特斯拉就更不用說,PS都已經(jīng)接近30倍了。
來源:Wind,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而11月30號美聯(lián)儲主席鮑威爾放棄通脹是“暫時性”說法以來,市場就明顯蔫了,而且明顯出現(xiàn)了估值越高(遠期估值在整體估值占比越大)、跌幅越高的情況。
來源:長橋海豚投研整理
顯然,高估值公司,對明年美股的流動性收緊預期更為敏感。而長橋海豚君覆蓋的三家硬件公司,估值相對均較高。
如果說蘋果是因為軟硬一體之后帶來的估值分位穩(wěn)定性上移,目前估值還在基本面可以解釋的范圍內(nèi),那么特斯拉和英偉達目前的估值狀態(tài)已經(jīng)明顯偏離了基本面能夠解釋的范圍,后續(xù)幾年都需要強勁的業(yè)績交付來消化估值。
而我們在做估值假設的時候,特斯拉目前的估值已經(jīng)無法用一個正常的業(yè)績預期來預測,我們參考了蘋果這種軟硬一體的閉環(huán)巨頭來作為參考,做了極致樂觀的假設;對英偉達的未來五年也給了非常高的增速預期,在我們的模型中,依然很難“夠得上”當前的市場交易出來的昂貴價格。
其他廢話不多數(shù),我們先上整體判斷:在海豚君看來,好的公司即使是價格貴,也不能貴的太離譜,在三家純美股硬件中,除了蘋果還有一定的低配價值之外,特斯拉和英偉達當前價位都對應著較高的風險與較低的回報空間,投資的價值并不大。
來源:長橋海豚投研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