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2月,雖然有中國傳統春節假期,但似乎絲毫不影響汽車科技行業各公司宣布融資的熱情。似乎一方面是為春節增加了喜慶,另一方面也是為新年新發展注入信心和資金。
在整車領域、電池領域、自動駕駛領域(包括激光雷達)等企業,都密集官宣了融資信息,每一起融資都可能改變整個行業的格局,每一個新加入的參與者,都可能帶來行業的新變化。
在整車領域,最重磅的融資有兩個:一個是賓理智能獲得武漢力挺,長江資本直接戰略投資100億;另一個是奇瑞汽車獲得蘋果供應鏈龍頭立訊精密100.54億的投資,這意味著立訊精密有意繼續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繼續抱蘋果大腿。
在電池領域,電池上市公司欣旺達旗下的動力電池業務首輪獨立融資,就獲得了蔚來、小鵬、理想、上汽、廣汽、東風等一票新勢力和傳統車企的聯合投資,這可能是蜂巢、中航鋰電之后,寧德時代需要警惕的對手。電池領域上演的戲碼是——圍攻寧王。
自動駕駛及供應商,官宣融資是基本操作了,有量產自動駕駛龍頭的MINIEYE宣布獲得國開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等國家隊的投資,激光雷達公司速騰聚創官宣獲得比亞迪等戰略投資人的投資,高精度定位公司四維圖新旗下的六分科技宣布獲得6.2億的B輪投資等等。
下面,就分別看看在整車領域、電池領域、自動駕駛及供應鏈領域的融資情況及其影響。
01
整車:果鏈龍頭殺入、武漢豪賭賓理
在2月11日,A股上市公司、蘋果供應鏈龍頭、市值超過3000億人民幣的立訊精密公告稱,以100.54億向奇瑞控股的第一大股東青島五道口購買其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的股權、奇瑞股份7.87%的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的股權。
立訊精密和奇瑞還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奇瑞新能源共同組價合資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制造,并且對品牌客戶的配套研發與整車代工業務等領域進行合作。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在電話會上,一再強調的是“為別人造好車”,目標所知路人皆知,那就是在2021年下半年被Bloomberg報道在2025年量產的蘋果汽車。
立訊精密和奇瑞的合作,對于雙方來說,都是一大機會。作為蘋果供應鏈龍頭,立訊精密的蘋果消費電子業務依賴癥嚴重,需要拓展新的業務,但是王來春口中的“為別人造好車”,似乎又是要抱著蘋果汽車的大腿,希望為其代工。受到立訊精密公告的影響,該公司股價在兩個交易日上漲超過10%,資本似乎還是認可立訊精密的轉型方向。但是,奇瑞是否合適呢?
奇瑞曾經是自主品牌的一哥,一度與上汽通用搶市場,但是,上汽通用(彼時還是上海通用)曾講述了當時兩者搶市場的趣事,奇瑞一度給上汽通用極大的壓力,但,上汽通用總結了一句話反擊“奇瑞奇瑞、修車排隊”,這句話反應了當時自主品牌造車的通病——質量問題,隨后,奇瑞失去了銳氣直到今天,依舊在苦苦掙扎,在電動汽車領域,遠不如比亞迪、長城汽車、吉利汽車。但不可否認,奇瑞造車還是有一定的底子。
但立訊精密+奇瑞汽車,要為蘋果汽車代工,這似乎還是有比較大的距離,畢竟,蘋果汽車定價可能是在保時捷和BBA之間。
整車領域另一個重磅信息就是,前大眾汽車高管蘇偉銘在2021年6月創辦的賓理智能科技,獲得了武漢長江資本100億人民的戰略投資。這筆投資細節很少,相信背后的條款及資金到位情況很復雜。但,這也側面證明了武漢是真心急了。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武漢是東風(也就是二汽)的基地,汽車工業重鎮,但是,在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武漢似乎失去了先機,合肥在2020年初重注豪賭蔚來獲得階段性的勝利,并且豪賺千億級別的回報,小米汽車在2021年下半年最終官宣落戶北京亦莊,對于武漢來說,需要抓住每一個可能抓住的機會。
在2月份,整車領域還有一家新勢力宣布獲得融資,就是最近銷量爆表的哪吒汽車宣布獲得中車基金、深創投等資本20億人民幣的投資,也傳聞有一些一線基金因為哪吒車型定位問題而放棄投資,最重要的是,哪吒IPO的步伐越來越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