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一直是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導者,其創始人馬斯克也是一個勇于創新和突破的企業家。在2020年的特斯拉電池日上,馬斯克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圓柱形鋰離子電池——4680電池,它被稱為是鋰電之光,能夠大幅提高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和降低成本。
然而,近日有消息稱,特斯拉的主要供應商松下將推遲為特斯拉生產4680電池的時間,原因是為了提高電池的性能。而在國內,極氪001車型搭載了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實現了超過1000公里的續航里程,成為了全球續航最長的量產純電車型。這讓人不禁要問,特斯拉的4680電池為何公布多年仍然不能量產?為什么表現還不如國產的麒麟電池?
首先,我們來看看4680電池有哪些優點。根據馬斯克的說法,4680電池的能量是2170電池的五倍,放電功率是六倍,用上了4680的電車,續航里程能夠提升13%。而且因為體積大,電池包里需要的電芯數量更少,所以綜合下來成本可以減少16%。如果以后成規模了,成本還可以降低一半。
除了尺寸之外,4680電池還有一些技術創新。比如它采用了無極耳或全極耳的設計,就是把正負極薄膜上的邊緣都做成鋸齒狀,然后折成一個平面作為輸出端。這樣可以大幅減少動力電池的發熱和內阻,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聽起來很美好對吧?但是問題來了,這些優點都是理論上的,在實際生產和使用中是否能夠達到預期呢?答案似乎是否定的。據媒體報道,在用上了4680電池的特斯拉Model Y走下生產線后,有人根據它們的重量、體積和能耗算出它們的單體能量密度竟然還比常見的2170電池低了13%。而且無鈷正極和全硅負極也沒有用上。用上了4680電池的Model Y價格雖然比2170版本便宜了一些,但續航也不升反降。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4680電池在工藝上還不夠成熟,尤其是無極耳設計對焊接技術要求很高,另外4680電池在散熱上也面臨挑戰,因為它們太大了,在徑向散熱方面不如小尺寸的圓柱形或片狀電芯。
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斯拉可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對于4680電池過于樂觀甚至盲目自信的態度,并加快自身在技術研發和生產效率方面的提升。否則,如今已經在電池領域被中國企業超越的特斯拉在未來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能會失去目前的優勢。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