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會通股份發布公告稱,擬與蕪湖創韜共同設立安徽會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規劃建設年產17億平方米鋰電池濕法隔離膜項目。該項目擬總投資20億元。其中廠房及設備等固定資產投資約15億元,流動資金投資約5億元。
公告稱,該項目擬建設8條濕法隔離膜生產線,計劃將在12個月內完成其中4條生產線的建設,固定資產投資約7億元;將在24個月內完成另外4條生產線建設,固定資產投資約8億元。
資料顯示,會通股份主要從事高分子改性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規模較大、客戶覆蓋較廣的改性塑料企業之一。其產品應用于家電、汽車、新能源、光伏、儲能、電子電氣、通訊、醫療等行業。
會通股份在上游供應、下游應用市場有較高重合度的情況下切入鋰電池隔膜市場,擬通過聯合開發的方式完成國產化鋰電池隔膜產線建設,并采購國產原材料進行生產。會通股份表示,通過產業領域的延伸和拓展,將完善其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產業布局,解決客戶多維度的需求,并建立良好的客戶黏性,進一步優化其業務結構。
從生產工藝看,隔膜的生產主要分為濕法和干法兩種生產工藝。其中,有利于提高鋰電池能量密度的濕法隔膜是當前市場主流產品。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隔膜行業當前擴產項目仍以濕法為主,但在成本和安全性能等方面頗具優勢的干法隔膜,近年來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包括星源材質、上海恩捷等企業都在加快布局干法隔膜項目。
在全球新能源市場高速增長背景下,作為鋰電池四大主材之一的隔膜也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鋰電池隔膜出貨量達124億平方米,同比高增59%。機構預計,到2025年全球鋰電池隔膜需求預計將達330-360億平方米,市場空間巨大,也吸引了不少企業跨界入局。
業界人士指出,隔膜行業壁壘相對較高,對新建項目在資金、技術、設備等方面帶來重重考驗,能夠快速形成規模優勢的企業或更具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