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政府6月6日表示,中國電池企業國軒高科將在摩洛哥建造該國首個電動汽車電池超級工廠,該工廠規劃投資128億迪拉姆(約合13億美元)。
摩洛哥首相辦公室的一份聲明顯示,摩洛哥政府與中國企業國軒高科簽署了一項超級工廠投資協議,該工廠的初始電池產能為20GWh。有媒體稱,摩洛哥首相辦公室表示,國軒高科有計劃將該工廠的產能提高到100GWh,屆時最終投資額有望增至6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摩洛哥毗鄰歐洲,又與歐盟和美國均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企業布局摩洛哥,可以為開拓歐洲和美國等新能源主要市場提供便利。
從市場方面看,歐洲一直在尋求電池供應的本土化。歐盟委員會設定的目標為:希望到2025年、2030年分別實現69%、89%的動力電池自主生產。但事實上,目前歐洲因缺乏產業鏈供給,導致當地企業動力電池產能嚴重不足。數據顯示,歐洲目前電池關鍵原材料產量僅為1%,因此歐洲動力電池及原材料的供應仍高度依賴進口。
而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布局摩洛哥,主要因為當地不僅擁有較為發達的汽車生態體系,當地政府也有意打造國際化電池制造平臺,而且在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礦產資源、人工成本、政策限制、環境限制等方面,該地區都具備一定優勢。
政策方面,在歐盟《關鍵原材料法案》和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出臺后,中國企業全球化布局正在發生著新的變化。
在自由貿易協定等影響下,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通過在摩洛哥建廠,將便于其進一步打開歐洲和美國等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包括國軒高科、天賜材料、貝特瑞、華友鈷業、中偉股份等在內的多家中國鋰電產業鏈企業,已發布擬在摩洛哥建廠的相關公告。
業界人士表示,未來或將有更多中國企業“落子”摩洛哥,利用當地多重優勢,鞏固自身的全球化布局,提高自身產品全球市占率,滿足全球更多新能源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