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入海”,電池廠們的觸角已經延伸至天空,搶灘登陸新的萬億級賽道,展開新一輪競爭。
如今,低空經濟的戰火正在全國各地蔓延。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成都等都在競逐“天空之城”,又一個萬億級產業集群橫空出世。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 起點鋰電 ID: weixin-lddsj 作者:之筠)
上半年低空經濟瘋狂“吸金”,億元級融資聚焦eVTOL企業。與低空經濟密切相關的電池企業們已摩拳擦掌,躬身入局。近日,全球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再現大手筆投資。
8月3日,寧德時代與峰飛航空簽署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寧德時代獨家投資數億美元,成為峰飛航空的戰略投資者。
簽約現場,寧德時代董事長兼CEO曾毓群罕見現身。足以看出,寧德時代方面對此次合作的重視。這也表明,資本投資低空經濟及eVTOL主機廠的時代已經開啟,電池廠與主機廠的強強聯合正在提速。
寧德時代切入低空經濟領域
此次被寧德時代看中的峰飛航空,成立于2017年,是中國最早投入eVTOL賽道的科技企業之一,致力于提供安全可靠的空中物流和空中出行方案。目前,峰飛航空貨運版機型獲頒首張噸級以上eVTOL型號合格證(TC);民航局已受理載人版機型盛世龍TC申請并正式開展型號合格審定工作。
此次合作,峰飛航空將與寧德時代長期攜手,共同致力于eVTOL航空電池的研發。雙方將結合各自的資源與技術優勢,重點提升eVTOL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表現,支持eVTOL更長的飛行距離和更高的載重量,同時在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也將迎來更為顯著的提升。
峰飛航空表示,通過與寧德時代的深度合作,峰飛航空不僅能夠加速eVTOL電池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還能夠引領eVTOL航空器整體技術能力邁向新的高度。
對龍頭寧德時代而言,入局當下最為火熱的低空經濟,無疑是打開一個全新的超級賽道。實際上,寧德時代早就有意將業務觸角延伸至航空領域。
在2023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寧德時代就發布了凝聚態電池。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當時透露,正在就凝聚態電池進行民用電動載人飛機的合作開發,執行航空級的標準和測試。
緊接著7月,寧德時代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交大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商飛時代(上海)航空有限公司(簡稱“商飛時代”)。
天眼查顯示,商飛時代經營范圍包括航空器零部件設計和生產、民用航空器(發動機、螺旋槳)生產、航空運營支持服務、電池銷售等。寧德時代認繳出資額為2.82億元,持股比例為47%。
在今年6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寧德時代董事長兼CEO曾毓群又透露,公司已成功試飛了4噸級民用電動飛機,并正在加速8噸級電動飛機的研發。
該8噸級飛機預計將于2027年到2028年發布,屆時可支持2000公里到3000公里的航程。該項目使用的電池是寧德時代旗下最前沿的電池技術——凝聚態電池,該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高達500Wh/kg。
十余家電池廠“躬身入局”
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國內低空經濟領域的融資事件合計發生54起,數量已超去年全年,有企業半年內完成了4次億元級融資,另有10余個省市成立了低空經濟產業基金。
2024年更是被稱為低空經濟元年。2023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將低空經濟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而后在今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當前,電池性能仍是制約eVTOL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的《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提出的目標,投入量產的航空鋰電池產品能量密度為400Wh/kg級,產品小規模驗證能量密度為500Wh/kg級。
而目前市場中主流動力電池包的能量密度上限為250-300Wh/kg,均未能完美滿足eVTOL對于電池需求,這無疑向向電池廠商提出了新的挑戰。這也成為電池企業們布局的新一輪商機。
中國民航局發布數據顯示,到2025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電池環節有望占據其中15%—20%的份額,以此計算,電池行業將獲得2000億元以上的增量市場。
目前,傳統動力電池企業和固態電池紛紛“會師”這個萬億級新賽道,提前卡位。
動力電池企業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孚能科技、正力新能、國軒高科、力神電池、巨灣技研、欣旺達、中創新航等加快技術攻堅,已推出應用產品。
今年6月,億緯鋰能首次公開宣布推出其全新eVTOL電池。據介紹,該電池能量密度高達320Wh/kg,能夠在10分鐘內快速充電至80%,全生命周期內滿足10C的高輸出能力,并保證7000次以上的循環使用次數。
目前,億緯鋰能已向海外航空合作伙伴交付了A樣品,并正在協助其獲取相關航空體系的認證。
2023年12月,國軒高科與城市空中交通科技企業億航智能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致力于共同開發基于億航智能無人駕駛eVTOL產品的動力電芯、電池包、儲能系統和充電基礎設施。
今年4月,孚能科技也在互動平臺上透露,公司已與載人飛機領域的海外、國內客戶開展電池合作與供應,并且與國內幾家潛在客戶進行積極溝通,共同推進低空飛行領域的發展。
正力新能是中國動力電池行業中第一家獲得AS9100D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的公司,也是蘇州市首批“低空經濟”領航企業。公司的航空電池產品能量密度超320Wh/kg,15分鐘快充至80%電量,20%低電量狀態下仍可實現超12C高倍率放電,產品可實現航空級別安全標準。
4月,巨灣技研切入低空經濟領域,攜手廣州億航智能推出基于eVTOL產品研發滿足民航總局適航標準以及4H標準的動力電芯、pack包產品。
同時,基于固態電池“三高一快”特性,低空經濟也成為固態電池企業們的天然“練兵場”。恩力動力、清陶能源、衛藍新能源、合源鋰創、金羽新能源等也已經先后推出航空級電池產品。
恩力動力去年在北京大興已落地半固態電池量產線,同時量產的半固態電池也開始在無人機和飛行器領域應用。
需要指出的是,低空經濟具有高門檻的特點,航空級電池也是如此。起點鋰電認為,對于電池廠而言,這是一場高質量的技術比拼,是頭部企業與中小電池廠再度拉開身位的一場競賽,將助力塑造品牌形象,打造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推動高端電池產能建設。
而電池企業們快速入局,更廣的意義在于,通過助力eVTOL商業化,中國不僅能在新能源電池產業中實現全球領先,還能有效減少貿易戰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影響,并推動整體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