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省紀委獲悉,去年以來,安徽省突出重點領域,著力健全機制,深入開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并糾正政策落實、資金管理、項目實施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嚴肅查處了個別違紀違法行為,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突出重點內容、抓住關鍵環節,強化監督檢查的實際效果。在內容上,重點對管理通脹預期、水利改革發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等9個方面工作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省環保廳突出對重點區域、敏感行業、熱點環境問題的檢查,去年以來,共檢查企業27816家次,排查飲用水源地337個、各類工業園區及工業集中區139個、入園企業6580家、重金屬企業300家、化工企業584家、造紙企業135家,累計排查出環境安全隱患和環境問題1400余起。省審計廳圍繞皖江示范區建設情況,強化宏觀決策執行、配套政策措施實施、重點資金績效、重大項目跟蹤、資源環境五個重點方面審計,著力提高政府投資項目效益。在環節上,重點加強對政策實施中項目落實、規劃制定、工程招標、資金管理使用、質量驗收、目標考核等重點環節監督,嚴把政策落實關、資金管理關、項目實施關。省科技廳、財政廳突出項目是否緊跟需求走、資金是否緊跟項目走、合同是否緊跟資金走、檢查是否緊跟合同走“四個緊跟”開展檢查。馬鞍山市重點圍繞工程質量安全、分配管理、開工及序時進度、信息公開、目標任務完成等環節加強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督查。宿州市緊扣招標投標、驗收等環節,加強對工程項目的監督檢查。
堅持查糾結合,建立完善反饋、整改、落實機制,逐步形成較完整的檢查結果運用體系。檢查后檢查組圍繞發現問題形成反饋意見,督促有關地區或部門積極整改,并組織“回頭看”,檢查整改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反映問題是否解決到位。省環保廳開展重金屬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專項檢查,先后出動770人次,對372家鉛酸蓄電池企業現場核查,發出16份重大環境安全隱患督辦告知函,從8大方面24項內容49個條款,明確整改驗收要求。目前,已關閉鉛酸蓄電池企業28家(其中16家申請注銷)、責令停產整改48家。
著力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的同時,抓緊建立監督檢查長效機制。對監督檢查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檢查組積極提出對策建議,督促有關地區和部門深化改革,完善政策,著力從制度上解決制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體制機制障礙。省財政廳出臺進一步加強財政監督工作的若干意見,積極構建“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監督檢查、績效評價”四位一體的財政管理新機制。合肥市實行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兩統一表”制度和“六分開”工作流程,研究開發政府投資項目協同管理平臺,創新項目建設監管方法,有效避免了項目審批中違法違規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