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光伏發電產業遇到非常困難時期


鋰電世界 7月23日上午,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培育發展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網民在線交流。
張曉強指出,傳統能源在不長的時間確實面臨著枯竭的問題,比如說煤炭對環境的污染確實比較大,因此需要發展清潔的、可再生的能源,這個在長遠來看是完全正確的。但是近期可再生新能源遇到一些新困難,比如說光伏發電,這里我自己的了解有兩方面的影響:一個是對于光伏發電,前幾年發展最快的市場是歐洲。它的政府為了引導光伏發電的使用,財政補貼的力度很大,所以發展的很快。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幾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它的財政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債務非常重,他要增收節支。要把債務負擔通過幾年努力降下來,這樣它的財政支出都在削減,包括在光伏發電新能源補貼力度大大的降低,這樣使得它的市場需求有比較大的降低。有一個比較大的影響因素,就是美國頁巖氣的發展非常快,它是一種天燃氣,這幾年不但產量大幅度增長,而且價格非常低,比傳統天燃氣低不少。我們最近也看到,由于國際上的變化,美國對我們的光伏產品出口實施“雙反”。歐洲有一些光伏發電比較困難的產業,他們也提出對中國的光伏產品出口到歐洲實施“雙反”措施。還有前幾年大家都認為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發展的前景比較大,這樣我們有比較大的生產能力,比如說現在太陽能光伏電池組的生產能力,應該說已經超過一年3000萬千瓦,跟全球現在的實際需求都差不多了。
張曉強說,我們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產品,現在非常依賴于出口市場。所以出口市場不好以后,對我們行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確實,現在光伏發電這樣一個產業遇到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一些行業它是存在著風險和不確定性。但是從長遠來看,中國作為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大國,我們的能源消費結構里面,煤炭占的比重非常大,將近70%。我們可能要做出很大的努力,來優化我們的能源結構。從長遠看,中國自身發展這種清潔的、可再生的能源需求非常大。我們這方面的市場將來擴大了,就會對我們的光伏產業可以提供一個更加穩定的需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