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企布局全球 齊聚8月CNIBF上海電池展


鋰電世界 第五屆中國(上海)國際電池產品及技術展覽會(CNIBF2013)將于2013年8月20-22日在中國最具知名度及影響力的展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本屆展會總面積預計達30,000平方米,吸引美國、英國、德國、瑞士、法國、俄羅斯、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500家知名電池企業參與。
新能源汽車布局全球,鋰電產業迎來春天
據媒體報道,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發改委四部委就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再次達成共識。受補貼傳聞刺激,新能源車企加速全球布局,而同時,鉛酸蓄電池行業整合力度加大,鋰電池替代鉛酸電池進程也在加速,鋰電行業迎來發展的春天。
鋰電池以儲能高、壽命長、重量輕、充電快等優點,被廣泛使用于數碼產品市場,更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據賽迪信息報告顯示,就中國市場而言,得益于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快速發展,2013年鋰離子電池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41.7億元,同比增長33.2%,并且未來三年市場規模增速均會保持在30%以上,到2015年,整個中國鋰離子電池的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達到1251.5億元。中國鋰電供不應求的現狀將促成投資的又一輪風暴。
上海電池展領跑,鋰電邁向新起點
“亞洲三大電池展之一”的第五屆中國(上海)國際電池產品及技術展覽會,是由中國電池工業協會、中國電子學會、廣東省電源行業協會及振威展覽集團傾力打造的2013年中國最大規模的電池展。
CNIBF2013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好的電池展會,主辦方已與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商會等達成合作共識,共同提高CNIBF2013的國際知名度及影響力。在海內外政府機構及協會組織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振威上海電池展的陣容空前強大,目前已吸引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龍頭集團、明星企業等共赴上海電池展,唱響電池集結號。
展商豪華陣容,巨擎齊聚同臺競技
為提高自身品牌知名度,擴大市場份額,直接提高業務量,電池業界翹楚紛紛進駐CNIBF。
目前展會已有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鼎力參與。國內知名企業包括:力神、比克、中航鋰電、萬好萬家、維動能源、天康集團、上海奧威、鑫永豐、朝陽立塬、海特電子、山東海霸、超威、七星電子、鴻寶科技、雅康、斯宇、浩能、深遠大、駿泰、展羽、海裕百特、吉陽、達力、恒翼能、新威爾、威亦旺、松德機械、南大紫金、比勒、貝士德、丹東百特、日聯、正業、善思、金銀河、豪杰特、科銳、宇順、廣宇、當升科技、臺塑 FLIC、匯普SCM、ALEEES、向陽碳素、興邦、西安匯杰、芯和能源、久兆、遼寧百納、今朝時代、錦州凱美、耐普恩、集盛星泰、天津友辰、天富科技、無錫富洪等。
國外知名企業包括:巴斯夫Basf、加拿大HIBAR、美國MAXWELL、日本細川密克朗、日本一實、旭化成、PRIMIX、韓國LS MTRON、NESSCAP、VINA TECH、sky chem、瑞典Jacobi、新加坡3j&j、以色列Cellergy、斯里蘭卡HAYCARD PLC、德國MOLL、MANZ、中美合資ERIEZ、Komatsu等。
國際資深大買家,締造無限合作商機
歷經五年的沉淀積累,振威上海電池展累積了國內外60000多家專業的買家數據,雄厚的買家資源和交易是展會最重要的焦點和根本。據統計顯示,一汽、二汽、上汽、通用、豐田、寶馬、奔馳、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博世、大眾、奇瑞、海馬、蒂森克虜伯、祥龍汽車、中科力帆、北汽福田、中國安費諾-圖赫爾、中菱、比亞迪、伊萊維克、益商、萬向、ATL、三星SDI、索尼SONY、蘋果、NEC、銀通、光宇、中宇鋰電能源、中銀電池、天津捷威、星恒、奇峰納米、中材科技、菱鋰電池、億緯、德賽、長虹新能源、國軒高科、波蘭COMEX、臺灣承德科技、韓國Samuel、美國Batteries Plus、貝特瑞、盟固力、瑞翔、無界、杉杉、北大先行等高端采購商及國內外代理商將共赴上海參觀。
另外,上海電力能源轉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中船重工712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上海708研究所、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中電電氣太陽能研究院、復旦大學、北京大學、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上海電力學院、華東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近30家行業協會機構和院校將會組團到場參觀采購。
高端論壇專家云集,解密鋰電發展瓶頸
展會同期舉辦的“第五屆中國電池技術創新(上海)論壇”于2013年8月21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會議廳精彩呈現。本屆論壇由廣東省電源行業協會、廣州振威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以“交流促進應用創新推動發展”為主題,特邀中科院院士褚君浩、上海浦東機場專家周光忠、浙江大學教授趙新兵、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楊立、復旦大學教授吳宇平、合肥工業大學教授謝奎、上海電力學院教授張俊喜等權威專家教授現場傾情演講。
論壇結合國家“十二五”新能源、新材料、電動汽車和智能電網等發展規劃,深入探討動力電池、太陽電池、燃料電池和新型儲能電池、電化學能源技術及其材料的發展方向,交流電池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