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魯:中國錳酸鋰奠基人出席鋰電“達沃斯”


鋰電世界 蒙古族,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材料科學家,我國鈷酸鋰、錳酸鋰電池正極材料主要奠基人。
北京大學新能源材料與技術實驗室主任,2008年奧運會清潔能源電動車用動力電池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十一五”863電動汽車動力鋰電池項目負責人。
1977年考入內蒙古大學化學系
1992年在國東京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1992年至2000年在從事化學與材料的研究開發工作
2000年9月回到了闊別14年的祖國,被北京大學化學院應用化學系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其魯一邊從事化學與新材料科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一邊主持一個由國家有關部門投資上億元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研究開發項目。其魯博士在回國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在北京大學建起了一個高水平的基礎材料研究室,在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起了一個現代化的生產與應用研究開發基地,由他主持研制開發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材料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水平,創新合成了“鈷酸鋰”材料。
我國申奧成功后,其魯教授帶領其研究團隊研制成功了電動汽車用大容量錳酸鋰動力鋰電池,圓滿完成了北京2008科技奧運重大項目“大容量錳酸鋰動力電池制作技術”,榮獲了2005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和2007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其魯教授長期從事鋰離子電池材料的研究工作,獲得了世界性專利達10多項,在各國發表鋰電池論文30多篇,是我國鈷酸鋰、錳酸鋰電池正極材料的主要奠基人。
研究領域
無機材料合成方法與合成反應機理
新型復合金屬氧化物材料的合成
新型鋰二次電池技術的研究開發
天然化合物的分離與分析
獲獎
2003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6年國務院政府津貼
2007年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8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9年國務院僑辦第二屆百名華僑華人專業人士“杰出創業獎”
2010年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