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進建言:統一國家電動車準入條件 充電樁應納入國家基建規范


鋰電世界 今年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布“向污染宣戰”,預計政府將逐步淘汰污染產能,發展新能源,例如電動車等。
然而,長期以來發展電動汽車最大的障礙和顧慮就是充電難問題。雖然自2009年發布《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之后,國內掀起過幾波建設充電樁的熱潮,但在電動汽車銷量過少與大量建設充電樁成本過高互為矛盾的現實面臨,加之當前國內政策標準并不完善,充電樁建設始終處于“走走停停,再看看”的局面。
為此,今年兩會上眾多代表聚焦新能源汽車普及化工作。全國人大代表、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安進建言,建議低速電動車禁用對環境威脅較大的鉛酸電池,以及提出把充電樁建設上升為國家基礎建設規范,以進一步推動新能源車型的私人化商業化推廣。
充電樁興建潮起潮落
2009年3月份公布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到2011年“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左右”就此掀起了“充電站建設大戰”。
當年8月,國家電網便建成了國內第一座具有商業運營功能的電動汽車充電站上海漕溪電動汽車充電站。隨后,包括南方電網、中石油、中海油等石化巨頭,國內及外資汽車企業紛紛開建充電站。
然而,由于電動汽車成本偏高,電池技術不成熟、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不到位等原因,此后數年間電動汽車銷量甚少,加上國內政策標準并不完善的情況下,充電站建設的快速擴展也帶來了充電接口不統一、“換電”模式或“充電”模式未定論等多種問題。直接后果是,國內建成的大部分的充電樁基本處于閑置狀態,至此第一波充電樁建設高潮退去。
安進在兩會上提出,希望統一國家電動車準入條件,并要求各個城市都認真執行。
事情轉機出現在2012年,當年國務院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將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
隨后,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措施,比如上海當年11月就宣布3年內建5000個新能源車充電樁。尤其是2013年持續火熱的“特斯拉”概念,直接帶動了電動汽車熱,一批與充電樁沾邊的上市公司股價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充電樁建設納入國家基建規范
隨著各地紛紛出臺發展新能源汽車規劃,以北京、上海為首的汽車限牌城市也針對新能源汽車開出了“綠燈”,電動汽車私人消費市場在2014年將持續升溫。
不可回避的現實依然存在,充電樁缺少是城市新能源車特別是電動汽車私人化商業化的普遍問題。安進在兩會期間表示,發展電動汽車最大的顧慮是充電難的問題。充電難是因為充電樁少,主要因為這個產業過去不發達。現在城市擁擠,建設密度很大,一些小區已經成型,充電樁建設確實有困難。
安進提出,把充電樁的建設歸入國家的基礎建設規范,各種線路的限制容量,保險絲的容量、變壓器的容量等都要提前考慮,在新道路建設、新小區建設以至于老小區改造時都把它作為一個硬性的規定。
當前,京滬等一線城市準入標準的放開以及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欠缺使得一些生產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始自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以江淮電動汽車為例,在和悅IEV4純電動車剛剛上市,江淮就在上海徐匯區、奉賢區、浦東區、寶山區均配備了專門服務作業團隊,更同步啟用24小時的遠程服務系統,收集、監控電動車運行中電池等核心部件工作信息,能及時發現電動車運行的異常狀態。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持續熱銷將帶動下游支柱行業充電樁的興盛,預計2014年我國充電樁行業或將迎來布建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