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鋼:電動汽車是汽車智能化、網絡化的最佳平臺


鋰電世界 1月13日,在以"產業發展新生態"為主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首屆高端論壇上,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汽車智能化、網絡化和電動化將會成為汽車未來發展的大趨勢,而電動汽車將是實現汽車智能化、網絡化的最佳載體。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最容易實施的就是電動汽車,電動汽車最初確立了三縱三橫基本框架,電動汽車的電池、電機和電控都是建立在智能化和網絡化的基礎之上的,在2007年電動汽車開始示范的時候,我們利用了無線技術,可以在整個運行過程當中,一直觀察每一輛汽車的電池,甚至是每一塊電池狀態。智能化、網絡化在這個平臺結合本身就有一個比較好的起始條件,這套系統通過奧運會、世博會等廣泛推廣,已經在示范城市獲得了比較成熟的應用。
科技部部長萬鋼
據萬鋼部長介紹,中國政府在2014年持續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在各試點城市和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在近兩年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截至2014年底,國內共生產各類新能源汽車11.9萬輛,其中2014年生產8.49萬輛,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私人購買電動汽車的比重明顯加大。 截至2014年底,我國共建設充換電站506個,充電樁3.73萬個,加氫站4個。共制定新能源汽車相關標準78項,其中整車及基礎通用28項,系統部件24項,接口界面5項,基礎設施21項。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180KWh/kg,動力電池系統成本降到3元/瓦時,整車質保達到5年或10萬公里。
在電動汽車的推廣模式方面,萬鋼部長認為,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模式已經在全世界逐漸成為共識,其中巴黎已經形成了由2000輛電動汽車和1200個租車/還車點組成的龐大網絡,日本從21013年至今,已經有12000多人參與汽車租賃。我國杭州市試點的自駕分時租賃模式,截至2014年9月已經投入運營5406輛電動汽車,其中微公交運營的有1185輛,配套建設了充換電智能立體車庫租賃點4座,建成平面站點30個,高檔酒店站點16個,他希望將能夠再將租賃點擴充至高鐵站等交通密集和需求量大的地點,使有所需求的人們更容易獲得可以租賃的電動汽車。
萬鋼部長還指出,盡管目前我國電動汽車發展態勢良好,但同時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比如基礎研究仍然是薄弱環節、核心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整車造型和制造工藝有待進一步提升等,為應對這些挑戰,他提出要著力完善政策法規體系,構建有序市場環境,具體如下:
第一,進一步完善標準、健全法規、嚴格監管,著重破除體制障礙,建立統一有序的市場環境;
第三,針對問題,著力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政策,發揮現有停車場地建設充電設施的積極性;
第三,跳出固有思維模式,持續鼓勵城市分時租賃、物流及公務用車等應用領域開展電動汽車租賃業務,通過創新商業模式促進產業發展;
第四,通過普適性、普惠性政策刺激滬新的新熱情,引導企業自主創新的新熱情,引導企業加大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商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