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政還不解渴


鋰電世界 國家能源局召開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座談會,會議提出大力開拓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按照先試點、后推廣的方式積極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據了解,此次會議要求示范區項目申報的財政補貼資金需求不超過0.45元/度。此消息一經報道,太陽能板塊隨即大漲,阿特斯,晶科漲幅均超10%,晶澳、天合光能漲幅超5%。但是,和市場積極的反應不同,本報記者采訪的專家和從業人員均表示,雖然是利好消息,但是就此認為分布式光伏發電將迎來建設高潮,還為時過早。
“最終的定價權在國家發改委,結果還是應該以發改委那邊為準。此前國家發改委《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通知》的征求意見稿提出,分布式發電電價補貼為0.35元/千瓦時,確實低了,0.45元比較合理。脫硫電價是0.4元左右,加上0.45元補貼,達到0.9元/度,工商用電基本也是這個價格,這樣的話,投資者還有點利潤。”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對記者表示。
一波三折的分布式示范區
其實,有關分布式的“好消息”從去年就開始了。
去年9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的通知》,要求各省(區、市)上報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實施方案。每個省(區、市)申報支持的數量不超過3個,申報總裝機容量原則上不超過50萬千瓦。
“去年核準的示范區項目達到了15吉瓦,因為沒有度電補貼,最終沒有落實。這次又要申報示范區,但是要求發生了改變。以前是一省可以報3個項目,這次是一省一個。而且對示范區的要求也不同。”孟憲淦對記者表示。
去年9月的通知對示范區的要求是:優先選擇電力用戶用電價格高、自用電量大的區域及工商企業集中開展應用示范。同時,選擇具備規模化利用條件的城鎮居民小區或鄉鎮(村)開展集中應用試點。這次6月份的會議則提出,重點在經濟發達地區選擇網購電價格高、電力負荷峰谷差大、補貼相對少、用電量大且負荷穩定的工業園區,按照“自發自用、就地消納”原則開展分布式光伏應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