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解讀:動力電池市場的焦點問題


在過去的2016年,國家政策方面,嚴厲打擊新能源汽車騙補,補貼新政愈加重視能量密度;市場情況方面,原材料鈷價一路飆漲。2017年,鎳鈷鋰價格走勢如何?原料供給狀況如何?政策對磷酸鐵鋰的命運影響如何?且聽各位大咖怎么說。
訪談嘉賓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秘書長/張江峰
天津斯特蘭公司總工程師/苑永
格林美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世國
鋰鈷供求關系明朗張江峰:鋰方面——這波鋰價上漲主要源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拉動,2015年國內生產30萬輛;2016年原計劃生產70萬輛,雖然因嚴厲打擊騙補等政策未達到該目標。按國內外企業規劃來說,本不應該出現鋰的短缺——加拿大鋰業(即現在的RB Energy)原計劃生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用加拿大魁北克鋰業Quebec Lithium Inc.的鋰輝石精礦生產,但實際生產出現了問題,導致后期供應跟不上。另外國外企業同樣存在夸大、虛報的情況,實際產能與公司公告嚴重不符。2016鋰價上漲后,海外和中國對鋰礦都熱情高漲,不管是澳洲非洲還是國內的鹽湖及新疆的鋰礦都備受矚目,并有很多企業在進行前期的準備,鋰礦實際產能很大,全球產能估計有30萬噸,完全滿足需求。今年贛鋒鋰業在澳大利亞的Mt. Marion將會有大量的產能釋放,銀河資源原本停產的礦山將復產。這兩家今年的增量經測算應該有3萬多噸,再加上國內回收以及國外小項目開發,全球鋰供應將不會緊張,預計2017年下半年鋰供應不存在問題。
鈷方面——鈷的真正消費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個方面即電池材料,第二方面為高溫合金,第三方面是做粘結劑的硬質合金,第四個方面為催化劑。根據鈷業分會及其他機構鈷研究員發布的2016年研報預估,2017年鈷將存在2000噸的剩余,即供大于求。回收方面,鈷鎳價格比較高,因此回收關注度較高,而鋰回收相比則不受重視,僅湖南邦普回收了一定數目的鋰。鈷今后隨著報廢回收體系的完善,價格或將回歸理性;鋰供應情況相較于鈷更好。
另外,鋰業分會較關注四川甲基卡鋰礦山,與新疆有色設計院正合作完成四川甘孜州鋰產業的規劃。在規劃過程中了解到,融捷最多時有四萬多噸鋰輝石精礦,相當于5000噸碳酸鋰的量,但2014年停工之后并未復工。天齊鋰業由于收購泰利森而停產調試。另外,川能投欲收購興能鋰業的斯諾威,建設產能1萬噸的碳酸鋰工廠,目前環評已通過第二輪公示。由此看來,該處三大礦山皆未開工。
江西鋰云母產能繼續升高
張江峰:鋰云母目前的資源主要仍是在江西宜春,目前從事云母生產的公司主要有:江西宜春銀鋰,具有產能3000噸,去年生產1200噸碳酸鋰,今年欲生產2500噸;江西合縱,具有產能10000噸,去年生產2000多噸碳酸鋰;另外,攀枝花七星光電也在在做相關生產;江西云鋰在江西贛州修水縣規劃產能為20000噸,一期10000噸產能已于去年投入生產;江西海匯龍洲鋰業具有5000噸的一期產能,去年已建成投產;江西蘭石集團,計劃產能規模較大,計劃在2017-2019建成的產能為30000噸碳酸鋰和10000噸氫氧化鋰,其中,今年已建成6000噸碳酸鋰和2000噸氫氧化鋰的產能;另外,道氏技術預建成10000噸云母的及碳酸鋰生產線。
鋰鈷價刺激回收價值
張江峰:目前用于生產的鋰礦中含有的氧化鋰約在5.0-6.0%之間,鋰含量較低;而磷酸鐵鋰的廢料目前鋰含量亦有4%左右;實際上,含氧化鋰在1%以上就有回收價值。國內很多企業已涉足該領域,比如做的比較大的有格林美、湖南邦普,另外天齊鋰業、贛鋒鋰業、江西云鋰均有在做鋰回收。鋰回收去年一年應有3000噸以上,預計今年會增加。
徐世國:鈷回收量預計每年在3000噸左右,來源主要是干電池和電路;鈷回收的財政補貼政策將會影響鈷回收產業的發展。鈷原料價格高漲,刺激回收市場發展。目前鋰回收同樣受原料價格上漲,使鋰回收具有了經濟效益,有利于促進鋰回收產業發展。
國家政策高度重視能量密度對磷酸鐵鋰電池的挑戰
苑永:磷酸鐵鋰的安全性是它的最大優點,再加上它高循環性的性能,令磷酸鐵鋰在儲能、大巴這些大容量電池領域,有它的市場定位和獨特優勢;但在乘用車方面,還是三元為主流。
徐世國:國家政策提出能量密度要求旨在促進動力電池行業發展,與國際接軌,有利于促進;目前的能量密度要求需要技術配合來達到,具有一定難度;補貼與能量密度掛鉤,實際上不利于行業內均衡發展——忽視了磷鐵的優點,導致其處于非常劣勢的狀態;行業應當理性對待國家補貼政策。
電池租賃或給行業添把柴
徐世國:(電池租賃)是一種很好的運營方式。新能源汽車貴在電池,而電池租賃可節省擁有成本;現今單次購買五年使用量的電池,一次性支出較大,不利于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欲。電池租賃方式有利于行業蓬勃發展。
特斯拉大量出貨是否預示供貨體系變化
張江峰:今年1-2月份國內產銷慘淡,而今年特斯拉已出貨2.5萬輛,出乎行業意料。另外,傳言特斯拉將原來的18650電池體系改成21700,電池數量減少,相關的BMS重量減少,成本總體降低20%,總體達到能量密度降低電池成本的目的。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之一,松下,已向中國采購高鎳三元原材料。中國在前驅體和氫氧化鋰領域都是特斯拉的重要原料供應地,包括江西雅寶、贛鋒鋰業等已進行對特斯拉的原料供應。
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的概率與影響
徐世國:如在華建廠落實,實為對國內行業的好事,有利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步。國內新能源車與特斯拉差距較大,特斯拉在發展初期即對車型、性能、合作廠商、電池材料體系都有明確的規劃,國內廠家應在該層面向特斯拉學習。
張江峰:國家去年提出的8Gwh準入準則對動力電池廠投入要求高,中小型電池廠為達此標準,需要大量投入資金——配備1Gwh產能的進口設備需投入5-6億。與3C電池不同,3C毛利高、現金流穩定充足,而動力電池應收款項回收周期長,具有較大的電池售后安全隱患,同時技術隊伍儲備不足。國內動力電池廠應當對電池發展有明確長期規劃,對方向選擇需要慎重。另外,國內汽車廠未來規劃規模巨大,按照各產的規劃來算,2020年產量大大高于200W輛,若今后無補貼,加上成本降低的特斯拉強勢進入中國市場,這些車廠能否存活還是個問題。
展望2017年市場
徐世國:新能源行業是個好行業,擼起袖子干。無論后期補貼如何,行業內人員都應腳踏實地,真正把事情做好。
張江峰:“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堅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鋰電產業能夠蓬勃發展。
苑永:鋰電池是個年輕的行業,僅有20多年歷史,今后材料性能和容量將會有進一步發展。
自由提問環節
300kwh/kg的能密如何達到;
0.8元/kwh成本目標是否可實現
徐世國:需要有高容量高平臺的材料(例如高鎳三元),此外還需要隔膜、負極、外殼方面的努力;另外可以開發新電池體系,例如固態電池等等,已有企業進行研發。成本控制方面來說,外殼、隔膜、電解液皆有下降空間,0.8元/度電成本或可實現。
張江峰:前段時間正極材料漲,但電解液價格下降。隔膜、外殼、電解液皆有很大下降空間。2015到現在,鋰礦毛利約在50%,鋰鹽廠毛利約有50%,正極材料廠毛利約20-30%,因此各方面成本仍有下降空間。若將來鋰電產業加速融合、合作,應當可實現0.8元/度電成本。
苑永:動力電池系統較為復雜,綜合起來稍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