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裕華) 現在國內續航里程最長的新能源汽車,就是采用我們為其制造的“心臟”……近日,記者在江蘇中關村常州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采訪時,公司總經理齊文鼎頗為欣慰地說到。
據悉,6月11日,北汽新能源EU5上市了,得益于普萊德PACK包中電芯這顆強大的“心臟”供血,該車續航里程達到450公里,此項標準為國內行業之最。
常州普萊德是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落子布局長三角地區的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于2016年3月落戶我市。常州普萊德是江蘇中關村謀劃動力電池產業鏈而引進的首家企業,也是我市“四大經濟”中先進制造業的代表企業。
普萊德的產品是動力電池核心所用的第三方PACK包,內部包含模組和電芯,而電芯技術是衡量動力電池的關鍵,其主要指標是能量密度比。眾所周知新能源車推廣難度之一是續航里程,數值越高就越能在同等條件下積蓄更多的能量,使新能源車續航里程延長,普萊德的能量密度比為160Wh/kg,為目前國內行業最高水平。
除此之外,普萊德產品還有幾大優點:行業內較高的安全可靠性,產品推出前經過行車50萬公里的嚴格測試;較強的環境適應性,試驗團隊分別在新疆吐魯番和黑龍江漠河地區進行過實地測設,產品經過零上50攝氏度和零下40攝氏度的強溫差環境測試;較高的性價比,使用該產品的新能源車行駛400公里需充50度電,實際使用成本比不上燃油機車的零頭。
項目引進后,得益于江蘇中關村良好的后期服務,在一年之后的2017年4月開始試生產,去年用了8個月不到時間完成產品1.5萬臺套電池系統,實現銷售10億元。
縱觀目前國內外動力電池產業,競爭非常激烈,每年國內都會有30%的企業被淘汰出局,今年上半年就有過國內某知名鋰電企業河北生產基地大面積停工的新聞報道。
面對這種現象,齊文鼎表示,這背后就是新型技術和優質產品替代舊技術、舊產品的過程。下一步,動力電池產業競爭會更加激烈,但是能通過創新技術、市場開拓存活下來的企業將迎來“強者恒強”,甚至“剩者為王”的局面。
一直以來,普萊德非常注重技術的創新,因此公司產品一直享受國家工信部最高等級新能源補貼。公司在國內鋰電產業里有著全產業鏈謀劃布局,公司服務于國內新能源汽車巨頭——北汽集團,同時與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是戰略合作伙伴。
按照公司設計峰值產能6GWh,齊文鼎告訴記者,目前只完成三分之一產能,預計今年年底可將剩余產能完全釋放,屆時將形成5萬臺套電池系統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