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廷國介紹,截至目前遂寧市擁有各類鋰電及新材料企業42家,規模以上企業28家;已擁有天齊鋰業、盛新鋰能、四川路橋、龍蟠科技、湘潭電化等14家上市公司的項目投資。
在此次重點走訪的企業中,其中四川鋰源為常州鋰源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位于蓬溪經開區金橋園區,主營鋰電池正極材料,投資30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全部達產后,將在當地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今年3月四川鋰源又出資設立合資公司盈達鋰電。
龍蟠科技和常州鋰源對四川省、市、縣政府給予的政策支持表示感謝,對四川鋰源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未來四川鋰源一定不忘初心,以科學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管理理念,保障新能源資源供應,與四川遂寧攜手并進,共同促進新能源材料產業繁榮發展。
常州鋰源在四川遂寧的產業布局,是為實現“成為全球第一鋰電池LFP材料供應商”的企業愿景而做出的重要一步。同時,四川鋰源也對助推遂寧形成具有相當規模的新能源材料產業及產業聚集效應,為遂寧打造“鋰業之都”,形成鋰電全生命周期產業生態圈和鋰電產業健康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遂寧所處的西南地區鋰電池產業這幾年發展比較快,新項目落地的效率也非常高。”劉彥龍談道,未來行業協會將繼續致力于為產業發展搭建交流溝通平臺,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協助政府組織編制電池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幫助企業向上反映真實聲音。
據杜廷國介紹,根據規劃,到2025年遂寧市每年基礎鋰鹽產能將達到30萬噸以上,金屬鋰生產規模達到2萬噸以上;正極材料達到60萬噸以上,正極材料前驅體50萬噸以上;負極材料達到30萬噸以上,隔膜達到10億平方米以上,電解液達到6萬噸以上,電池集流體30億平米以上,各類助劑、添加劑、粘合劑5萬噸以上。
此外,遂寧還將加快發展鋰電終端產品,未來鋰離子電池年產能將達到60GWh,其中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50GWh。進一步加快發展鋰型材、鋰合金、鋰靶材等新型材料,吸引以金屬鋰為原料的下游產品企業入駐;加快廢舊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將形成20萬噸以上處理能力;推進建設“充、儲、備、換、售”五位一體的城市鋰電能源綜合體,全市鋰電及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力爭超過1000億元。
“表面上我們是為一個縣一個市的經濟謀發展,其實我們是在為整個國家的能源戰略在奮斗。”杜廷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