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愿
編輯/楊倩
來源/儲能嚴究院
頭圖來源/DALL·E
1月31日,寧德時代在深交所披露2023年度業績預告,歸母凈利潤區間為425億-455億元,同比增長38.31%-48.07%;扣費凈利潤為385億-415億元,同比增長36.46%- 47.09%。據此分析,寧德時代四季度凈利潤約為114億-144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9%-38%。
毫無疑問,寧德時代仍然是整個新能源產業鏈中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受此消息提振,當天寧德時代盤中上漲近8%,為2023年6月以來盤中最大升幅,總市值達到6668.51億元。
花旗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寧德時代公布的2023年初步業績優于一些相對謹慎的買方預期,相信市場對于公司電池利潤率的擔憂過頭,維持其為行業首選。
寧德時代將業績上升的主要原因解釋為:動力電池及儲能產業市場持續增長,“雙碳”目標下向清潔能源轉型趨勢明確。報告期內,公司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和創新力度,不斷推出行業領先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新技術、新產品陸續落地,海外市場拓展加速,客戶合作關系進一步深化,產銷量較快增長的同時,也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當前,無論是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還是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寧德時代都穩居霸主地位。
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裝車量排行中,寧德時代、比亞迪仍然占據伯仲地位,市場份額分別為37.4%、15.7%。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60.4%的增速堪稱兇猛,大幅超過了寧德時代的48.3%。預計2023年全年,寧德時代全球市占率將首次超過40%,連續七年蟬聯第一。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寧德時代裝車量167GWh,占比43.11%;比亞迪裝車量105GWh,占比27.21%。二者之間的市場份額2022年分別為48.2%、23.45%,差距顯著縮小。
其中,寧德時代三元電池裝機量78.33GWh,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88.77GWh。在三元動力電池裝車量方面,寧德時代市占率已經超過60%。而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車量上,比亞迪則以40.38%的市占率,首次坐上鐵王座,大幅反超寧德時代的34.01%。相比2022年,二者剛好調換了座次。
不難發現,無論是在海內外動力電池市場,尤其是磷酸鐵鋰動力電池領域,比亞迪追趕「寧王」的步履越來越快。
除此之外,車企紛紛自研電池,也在動搖寧德時代的奶酪。雖然目前87%的整車企業都與寧德時代結成了動力電池配套聯盟,但至少已有15家新能源整車廠宣布下場自研電池,試圖將核心數據掌握在自己手中。這股獨立大潮,無疑將沖擊寧德時代的產線,也是其焦慮的來源之一。
不過,寧德時代手中的「好牌」并不少。
動儲雙輪驅動策略下,寧德時代的儲能業績可圈可點,營收占比連年提升,2022年大增230%至449.8億元。據SNE Research統計,2022年寧德時代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市占率為43.4%,同期提升5.1個百分點,連續兩年排名全球第一。2023年料將繼續維持這一地位。
在2023三季報交流會中,寧德時代曾透露,三季度電池銷量近100GWh,其中儲能占比近20%。
不僅是儲能,充換電、電動船舶方面,寧德時代也在不斷加碼,成為帶動鋰電下游應用的主力軍。
1月26日,寧德時代與滴滴成立換電公司。雙方將緊密合作,快速規?;佋O換電站、推廣換電車型。除此之外,寧德時代還將與滴滴旗下小桔能源聯合推進在儲充一體等領域的合作。
此外,避開內卷的刀刃,去海外,也不失為上策。
2022年,寧德時代大力進軍海外,不僅布局海外產能,還簽下多筆儲能大單,比如為美國光儲運營商Primergy Solar、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供應大儲,向Nextera、 Broad Reach Power、 Jupiter Power、 Neoen等提供液冷方案,與美國FlexGen、英國Gresham House儲能基金公司達成合作協議等。
但隨著歐盟對“電池護照”的要求日益嚴格、美《通脹削減法案》對中國鋰電池加收關稅,以及美國禁止國防部2027年起從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等6家中國企業購買電池禁令的實施,中國電池企業的出海無疑也將面臨種種不確定性。
如何守好擂臺,對于寧德時代而言,仍然是一項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