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主旨發言
歐陽明高預測,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占率將接近50%,2026年超過50%,占據汽車市場主導地位。
在全球低碳轉型與新能源革命浪潮中,中國快速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轉變。歐陽明高提到,中國去年產銷950萬輛新能源汽車,8.8億千瓦時電池,2.9億千瓦光伏和風電。據中國海關統計,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新三樣”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歐陽明高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保有量將會達到1億輛左右,市占率突破70%;在鋰離子電池方面,根據國內外機構估計,2030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出貨量有望達到50億千瓦時,估計中國占到60%以上,也就是約30億千瓦時。
從技術角度來看,歐陽明高指出,2030年左右全固態電池技術有望實現產業化;效率超過30%的鈣鈦礦與晶硅疊層光伏電池有望推廣應用;綠色氫能全鏈條技術有望突破;車網互動與智慧能源系統技術會大規模推廣。
“總之,2030我認為是新能源革命的爆發期,新能源電力和新能源汽車會協同發展,新能源汽車帶動新能源的發展,新能源反過來又助力電動汽車成為真正的新能源汽車。”歐陽明高判斷。
在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歐陽明高也提示要警惕“技術顛覆的風險”。比如固態電池,他指出,固液混合不是顛覆性技術,全固態有顛覆的潛在風險,但還不是現實威脅。我們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但也不要驚慌,不要焦慮。
“全固態電池的門檻很高,難度很大,切莫急功近利,否則欲速不達。我們國家官產學研對此高度重視,我個人對保持中國電池產業可持續領先優勢充滿信心。”歐陽明高表示。
本文轉載電池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