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做好2025到2027年儲能規劃,研究完善儲能參與電能量、輔助服務市場交易機制
北極星儲能網獲悉,7月15日,貴州省能源局發布《關于大力支持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提案》的答復。文件提到,下一步工作打算明確加快推進新型儲能產業發展。
重點推進2024年貴州省電源側儲能項目加快建成投運,做好2025到2027年儲能建設規劃布局,按照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積極鼓勵和引導工業企業、產業園區用戶側儲能發展。同時調度用好已建成的新型儲能項目,發揮調峰頂峰作用,建立完善新型儲能安全監管機制,強化項目建設、運營安全監測和防控,研究完善新型儲能參與電能量、輔助服務市場交易機制,促進新型儲能產業市場化發展。
原文如下:
關于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1162號提案的答復
貴州省工商聯:
你們提出的《關于大力支持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提案》收悉。感謝你們對我省能源高質量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現就提案提出的有關問題答復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2023年,我省已建成新型儲能裝機195萬千瓦/390萬千瓦時,有力提高電力供應保障和新能源消納能力,目前全省計劃或在建電源側新型儲能58萬千瓦。近期按照國家能源局有關工作要求,積極組織各市(州)提前開展2025年新型儲能規模測算工作,并適度展望2026年和2027年規劃布局。為搶抓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戰略機遇期,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我省積極開展貴州省儲能電池及材料產業專項課題研究,為培育儲能電池及材料產業提供決策參考。目前專項研究報告已完成,即將進入評審階段。同時,我省組織開展了《貴州省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專題研究》《貴州省中長期電力保障體系建設專題研究》等專題研究,并結合“十四五”及中遠期需求,合理配置新型儲能產業發展。
二、關于幾點建議的答復意見
(一)關于完善標準體系,加強技術支撐
1.重點針對壓縮空氣儲能、液流電池儲能、飛輪儲能等技術路線,及時開展標準研制方面。近期,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電力系統新型儲能電站規劃設計技術導則》(征求意見稿),規定壓縮空氣等新型儲能項目規劃設計相關技術標準。我省也印發了《貴州省新型儲能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新型儲能主要包括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明確新型儲能規劃布局、項目備案、建設并網、運行調度、市場交易、竣工驗收、安全監管等管理要求。
2.開展先進技術關鍵裝備和核心材料的研發攻關,加大產業化應用支持力度方面。我省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電池及材料方面大力支持企業實施科技項目。目前,立項實施科技計劃項目143項、資助經費1.58億元,并聚焦在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等關鍵材料和循環梯次綜合利用方面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堅持三元、磷系兩條路線并重,已形成“電池級錳鹽-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拆解”和“磷酸-磷酸鐵-磷酸鐵鋰材料-儲能和動力電池-梯次綜合利用”為代表的鋰電池正極材料全產業鏈條。2023年,研制出成本不超過10萬元/噸的電池級碳酸鋰產品,建成年產5000噸高純碳酸鋇干粒等生產示范裝置4套。
3.圍繞新型儲能全產業鏈不同環節,支持培育一批新型儲能專精特新企業方面。近年來,成功引進寧德時代、比亞迪、湖南裕能、深圳盛屯等頭部企業入黔發展,中偉新材料、振華新材料、安達科技等本土科技型企業迅速成長并成功上市。全省已形成動力電池產能37GWh,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45萬噸,磷酸鐵產能93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產能10.8萬噸,負極材料產能37.4萬噸,電解液產能5.3萬噸,較2020年實現大幅倍增。規上工業總產值從2020年120億元增長至2022年532億元,年均增速達102.7%,連續三年實現翻番。2023年,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95.05億元,較上年度增長超過160億元。
(二)關于支持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儲能技術發展和推廣應用
我省積極支持和鼓勵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儲能技術發展,加快推進電源側、用戶側儲能規劃建設,加強多場景、多元化儲能綜合發展。配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等部門做好儲能技術集成應用示范和市場化推廣,著力培育電化學儲能電池產業體系,圍繞電化學儲能電池上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鈉基電池正極材料、全釩液流電池材料和硬碳等新型負極材料,打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產業發展雙賽道。
(三)關于明確儲能在獨立市場中的主體地位
今年,我省重點推進電源側儲能項目建設,積極探索在畢節、六盤水、黔西南等新能源規模較大區域建設電源側儲能項目,開發新型儲能多元化應用場景,鼓勵支持各地引進新型儲能產業重大項目,加快培育新型儲能市場主體。我省按照國家政策印發了《貴州省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實施方案》《貴州省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管理辦法》《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峰谷分時電價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標準和投資備案管理程序,優化調整峰谷分時電價,增強企業參與儲能市場的積極性。
(四)關于加強下一代儲能技術的基礎創新研究
我省基礎創新研究主要圍繞全省產業發展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在新能源電池及材料方面重點推動優勢正極材料及上游產業領域原創技術創新,特別是高附加值和高端產品的原創技術上,鞏固并提升現有優勢。一是三元材料方向,重點支持鎳含量>90%的超高鎳無水化單晶三元正極材料研發及產業化技術。二是磷酸鐵鋰方向,支持圍繞磷酸錳鐵鋰等新體系電池材料研發和技術改造升級。三是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方向,聚焦鈉離子電池正極關鍵材料開發及產業化技術難題。
(五)關于建設國家級儲能技術創新平臺
我省積極推動新型儲能技術創新平臺的建設,省科技廳正對我省科技創新平臺進行清理整合,按照“四個一批”的要求重塑體系和清理規范,明確重點打造13個省級平臺序列,啟動對1422個省級平臺清理規范,明確57個全省重點實驗室布局方向。目前,已首批啟動貴州省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等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相關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推進新型儲能產業發展
重點推進2024年我省電源側儲能項目加快建成投運,做好2025到2027年儲能建設規劃布局,按照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積極鼓勵和引導工業企業、產業園區用戶側儲能發展。同時調度用好已建成的新型儲能項目,發揮調峰頂峰作用,建立完善新型儲能安全監管機制,強化項目建設、運營安全監測和防控,研究完善新型儲能參與電能量、輔助服務市場交易機制,促進新型儲能產業市場化發展。
(二)積極推進儲能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能動雙重作用,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綠色儲能技術創新體系。支持重點相關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持續開展新型儲能電池技術創新、應用布局、商業模式、政策機制、標準體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加速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推動產學研用各環節有機融合,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提升新型儲能領域創新能力。
(三)加強儲能技術創新平臺梯次培育
支持優質科技創新資源向高能級創新平臺聚集,在重大項目、人才發展等方面給予傾斜推動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等省級重點實驗室建優建強。推動建設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領域的中試基地,并納入省應用類創新平臺建設管理體系,市場化運營的中試基地對外開展的中試服務項目,納入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備案管理。結合我省現有的重大企業,重點圍繞“電池級錳鹽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材料-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拆解”和“磷酸-磷酸鐵-磷酸鐵鋰材料-儲能和動力電池-梯次綜合利用兩條產業路線布局科技創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