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明珠實控人或將變更,鋰電上市公司將“變身”國企
電池中國獲悉,日前,鋰電隔膜上市公司滄州明珠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河北滄州東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塑集團”)已與河北滄州交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交控集團”)簽署股份轉讓框架協議。交控集團擬以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東塑集團持有的、占滄州明珠總股本11%的股份。
若上述股份轉讓最終實施完成,屆時交控集團將成為滄州明珠的控股股東,而作為交控集團東家的滄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將成為其實際控制人。這也預示著,未來滄州明珠或將獲得更多來自政府層面的支持和資源。
資料顯示,滄州明珠成立于1995年,2007年于深交所上市,主要產品有PE管道、BOPA薄膜及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其中,在鋰電池隔膜產品方面,滄州明珠是國內少數幾家同時掌握濕法、干法、涂覆隔膜關鍵工藝、設備技術的隔膜生產企業,鋰電隔膜業務也是其近些年著重開拓的方向。機構數據顯示,滄州明珠2023年位列中國鋰電隔膜材料企業出貨量TOP10。
不過,近兩年其業績有所下滑。財報顯示,2023年度,滄州明珠實現營業總收入26.19億元,同比下降7.6%;歸母凈利潤2.73億元,同比下降2.99%。今年一季度,其營收為5.1億元,同比下滑19%,凈利潤0.6億元,同比下滑28%。
產能建設方面,7月4日,滄州明珠曾發布公告稱,其在安徽蕪湖投建的“年產2億平方米濕法鋰電池隔膜項目”的兩條產線已全部投產,目前尚在爬坡階段,后續產能會逐步釋放。
同時,滄州明珠表示,目前其位于河北滄州和山東德州的濕法隔膜生產基地均處于滿產狀態。但其滄州基地的干法隔膜生產線未滿產,“因為目前現有的干法設備比較老,導致產品成本較高,后續隨著年產5億平米的干法線的建設,新干法生產線投產后干法隔膜的成本會大幅下降,產品也將更具競爭優勢。”
據電池中國了解,滄州明珠“年產5億平方米干法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由其全資孫公司滄州明珠鋰電隔膜有限公司于去年11月在滄州投建,主要為擴大干法鋰電隔膜產品的產能,項目主要包含寬幅干法流延線5條等,預計2025年5月投產。
此外,根據滄州明珠的戰略目標,其2024年度鋰電隔膜產品的銷量目標是6.42億平方米。目前,其已在河北滄州、山東德州、安徽蕪湖、重慶榮昌建有生產基地。
下游客戶方面,主要有比亞迪、盟固利、力神電池、中創新航、三星SD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