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60萬元/噸的高點跌落以來,碳酸鋰價格目前已經縮水超85%。今年一季度,碳酸鋰價格曾經一度向上反攻,從年初的約9.7萬元/噸,上漲最高觸及12.5萬元/噸。但自5月以來,碳酸鋰價格又進入了震蕩下跌模式,近3個月時間,跌幅高達30%。
目前碳酸鋰價格已經跌破不少鋰鹽企業的成本線。據業內人士透露,宜春云母提鋰的代表企業如江特電機等,其鋰原料成本約為8萬-10萬元/噸,而一些靠外采原料的鋰礦企業成本線則大約在9萬元/噸上下。鋰價不斷走低,令眾多鋰鹽廠商今年上半年業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
比如,天齊鋰業預計凈利潤虧損48.8億-55.3億元;贛鋒鋰業預計凈利潤虧損7.6億-12.5億元;江特電機預計凈利潤虧損5500萬-7000萬元;融捷股份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38.79%-49.71%;雅化集團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87.38%-91.58%;科達制造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48.74%-64.51%;鹽湖股份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54.88%-66.65%;永興材料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56.93%-62.7%。
當前碳酸鋰市場呈現下行態勢,市場情緒偏悲觀。業內分析認為,雖然鋰價已經跌至較低水平,但從基本面來看,碳酸鋰可能還會繼續下行,低于8萬元/噸也并不稀奇。而在鋰產業價格熊市期,以贛鋒鋰業、天齊鋰業為代表的鋰鹽巨頭卻逆勢“抄底”,大肆囤貨鋰礦石,以待新一輪牛市。
01
全球鋰供給加速放量
碳酸鋰市場的供需格局,依然是影響價格走勢的最關鍵因素。從供應端來看,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的鋰礦和鋰鹽產能都在加速釋放。據業內機構測算,2024年全球鋰資源供給約133萬噸,碳酸鋰需求約116萬噸,整體供過于求17萬噸左右。
行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鋰鹽累計產量同比增加約三成。上半年我國碳酸鋰累計產量為29.6萬噸,氫氧化鋰累計產量為20.1萬噸,氯化鋰累計產量為8234噸,金屬鋰累計產量為1544噸。上半年我國鋰鹽產量累計折合碳酸鋰當量(LCE)48.9萬噸,同比增加34.3%。據SMM數據,7月碳酸鋰月度產量預計為66705噸,同比增長47.2%。
事實上,雖然鋰價下跌,但國內廠商并未停止擴產步伐。比如,西藏礦業旗下扎布耶鹽湖今年6月開始試生產,設計年產電池級碳酸鋰9600噸。盛新鋰能目前已建成年產7.2萬噸鋰鹽產能,公司還在遂寧規劃年產1萬噸的鹽湖提鋰項目。另外,青海中信國安鋰業年產1.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鹽湖股份年產4萬噸基礎鋰鹽項目等,也將在今年到明年投產。
不僅如此,鋰鹽進口也大幅增加。根據中信期貨數據,今年上半年從海外進口鋰礦和碳酸鋰同比分別增加46%和45%。“國內碳酸鋰進口持續走高,碳酸鋰供應過剩格局進一步加劇,導致近期碳酸鋰價格一路下行再創新低。”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全球礦山和鹽湖的供應放量進一步加劇了行業市場競爭。
阿根廷國家統計和普查局數據顯示,今年1-4月,作為全球第四大鋰生產國的阿根廷鋰產量同比增長49.7%。據報道,阿根廷還有幾個鋰礦項目將在今年投產,其中包括中國青山控股和法國礦商Eramet共同參與的Centenario Ratones,紫金礦業參與的Tres Quebradas,以及贛鋒鋰業參與的Mariana。上述項目投產后將使得阿根廷的鋰年產能大幅增加79%,達到20.20萬噸/年碳酸鋰當量。
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國澳大利亞也在提升產量,該國最大的獨立鋰生產商皮爾巴拉表示,其位于西澳大利亞州皮爾岡戈的鋰錠礦生產能力將翻番。該公司進行的預可行性研究確定,皮爾岡戈的年產量可增至逾200萬噸,預計擴產后前十年的平均年產量約為190萬噸。
鋰價行情低迷之際,對于看好新能源產業長遠發展的鋰鹽廠商來說,正是囤貨的好時機。澳洲優質鋰礦異常搶手。今年2月,盛新鋰能與皮爾巴拉簽訂鋰精礦承購協議,將在2024至2026年期間向后者采購鋰輝石精礦,每年擬采購量分別為8.5萬噸、15萬噸、15萬噸,累計達38.5萬噸。
贛鋒鋰業也與皮爾巴拉簽署鋰精礦采購協議。2024年皮爾巴拉將在原有16萬噸/年的基礎上,向贛鋒鋰業額外供應15萬噸鋰精礦,使2024年的總供貨量達31萬噸。2025-2026年皮爾巴拉將在原有基礎上,額外供應10萬-15萬噸鋰精礦,使2025-2026年的總供貨量達26萬-31萬噸。
從需求端來看,下游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需求雖然持續增長,但增速放緩。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預計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1700萬輛,較2023年增長20%以上。而2019-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年均增長率高達60%。據SNE報告數據,今年1-5月全球動力電池總裝機量約285.4GWh,同比增長23.0%,遠低于2023年38.6%的增幅。
“總體鋰的供給還是大于需求,今年新能源新增車型以插混為主,對鋰的帶動量就比較小。歐美國家前5個月的環比增幅也才3個點,需求沒有出現爆點”。國內某機構能源金屬分析師指出。
02
鋰價或將進一步探低
整體而言,當前碳酸鋰市場供需失衡,上游鋰鹽廠觀望情緒較為濃厚,而下游買方采購意愿薄弱,市場悲觀情緒持續彌漫。中糧期貨表示,目前碳酸鋰沒有止跌企穩的信號,市場參與者的價格預期也在一步步拉低。
“供應出現實質性收縮需要看到礦端減產,但當前碳酸鋰價格仍未倒逼礦端產能出清。”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碳酸鋰市場價格通常以國內宜春云母礦及非洲礦山平均成本作為第一成本支撐線,大約在8.3萬元/噸;但尚未觸及澳大利亞鋰礦普遍的成本線,澳礦仍在擴產。
建信期貨分析指出,盡管眾多鋰鹽廠面臨業績虧損,但減產趨勢卻并不明顯,高供應壓力持續存在。碳酸鋰價格短期內預計將繼續震蕩,市場博弈仍在進行中。
“碳酸鋰價格或將繼續探底,行業產能去庫存也相對緩慢。”平安期貨認為,碳酸鋰價格大概率會跌破8萬元/噸大關,考慮到成本支撐影響,底部暫看7.5萬元/噸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