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中,電池技術一直是競爭的核心。隨著消費者對充電速度和續航里程的要求不斷提高,快充技術已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
近期,眾多電池企業紛紛亮相,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快充電池產品。這一變化不僅為電池企業帶來了新的技術研發方向和業務增長點,也為下游用戶帶來了更為便捷的補能體驗.
例如,在北京車展上,寧德時代推出神行電池PLUS可實現充電10分鐘補能600km續航,大大縮短了用戶的等待時間;欣旺達新一代閃充電池的超快充技術使得電池充電速度比傳統電池提升了數倍,充電峰值倍率達6C,僅需10分鐘,就能充電至 80% SOC。瑞浦蘭鈞則帶來的應用于PHEV車型的新產品,其“問頂”PHEV系列電芯加速鋰離子傳輸速度,讓電池具備 2-4C 的超級快充能力;
在重慶舉辦的CIBF2024上,中創新航展出OS極簡設計理念下的最新“頂流”產品——“頂流”圓柱電池,該款電池能量密度達300Wh/kg,可實現6C+快充。蘭鈞新能源帶來了324Ah動力電芯,通過高安全、超快充、長循環全方
位創新,提升其能量密度、循壞壽命的同時強化電芯快充能力。
快充電池的加速普及,對于下游用戶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福音。在過去,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一直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之一。由于充電速度慢、充電樁數量不足等原因,很多用戶在使用新能源汽車時都面臨著補能焦慮的問題。
如今,快充電池已成為行業技術發展的一大方向,隨著快充電池的普及,用戶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充電,大大提高了使用新能源汽車的便利性。同時,快充技術還可以降低用戶的充電成本,提高充電效率,進一步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滲透率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與快充電池相輔相成的充電網絡也逐漸得到完善。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鼓勵和支持企業建設更多的充電樁和充電站。同時,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充電設施的使用效率和服務質量。
另一方面,充電運營商也積極響應市場需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充電設施的建設和布局。從電池企業到車企,寧德時代、蔚來、特斯拉、小鵬的企業都加速完善國內充電樁的建設。
快充時代下,對于動力電池產業鏈而言,還帶來了新材料、新技術的加速應用和發展。在快充電池的研發和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到更先進的材料和技術,以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充電速度和安全性。這些新材料和技術的應用,不僅推動了電池技術的進步和升級,也為整個動力電池產業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例如,在材料方面,新型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和電解液等不斷涌現,LIFSI電解液、富鋰錳基、硅基負極技術日益成熟完善。這些新材料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充放電性能和更高的安全性,能夠滿足快充電池對材料性能的要求。在技術方面,智能充電技術、無線充電技術等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和應用。這些新技術可以提高充電的智能化水平和便捷性,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充電體驗。
快充時代的來臨,為電池企業和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電池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當下,也將進一步打開新能源市場的增長空間。
轉載:高工鋰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