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在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推出過多種不同技術路線的電池產品。其產品在不同細分市場都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其技術、產品與產量,均在全球范圍內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01
注液補償環節過度依靠人工干預
調節效果較差
作為鋰電池制造過程中的關鍵工序,注液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電池的性能、安全性以及生產效率。因此注液環節對工藝設備的精度、速度、穩定性和自動化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
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受制于早期工藝水平和設備老化、環境影響等因素,產線投產一段時間后,會不可避免地出現注液管道阻塞、電解液結晶、漏液等情況,注液量也會隨之偏離初始標準。對此,傳統做法是采取人工調節,設置注液補償,消除NG。但人工介入往往不能及時,且補償量也長期依靠產線經驗,無法實現標準化操作,校準時間長,調節效果較差。
該公司由于產量巨大,對電池性能和生產效率又有著極高追求,因此對提升注液補償能力有著非常迫切的需求。經過多次改造效果仍不達預期后,該公司認為,傳統的注液補償方法在生產精度、響應速度和產品穩定上,已經不能滿足當下飛速發展的市場需求。行業亟需一款精度和效率更高,更穩定可靠的自動化注液補償方案。
在了解到先導智能可以通過AI技術提高產線智能化水平,賦能生產制造、突破設備極限的消息后,為鞏固市場地位、提升綜合競爭力,該公司攜手先導智能,對其注液補償產線進行智能升級,在AI領域尋求解決注液補償控制難題的解決方案。
02
針對性打造AI智能升級方案
助力生產提質增效
該項目旨在通過引入AI技術,對注液節點進行智能化升級,降低人工干預,實現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的顯著提升,并提高生產直通良率,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雙方經過深入剖析發現影響注液補償量的動態因素較多,而注液量的變化是一個緩慢發生、長期發展的過程,補償量的判斷很難機械界定。AI人工智能技術具備自我學習和自我升級的天然優勢,正可對口解決這一難題。
通過采用LEADACE智能平臺,利用AI技術找對異常發生的關鍵節點,準確計算注液補償量,并及時下發調節指令。這種方法響應快速、靈活性高且無需人工操作,可以最大程度度降低人工干預對產線的影響,實現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的顯著提升。
這一創新改造方案迅速獲得了客戶的認可,并在部署后取得了良好成效,圓滿達成了客戶預期。
該方案搭載了先導智能最新的LEADACE人工智能平臺 ,通過實時監控生產過程,及時發現并糾正異常情況,人工操作和注液NG量明顯降低。從客戶反饋的數據來看,升級后的單機日均NG電芯量減少了47個。以一條產線配備4臺注液機計算,改造后的新型設備產線良率可以提升約0.01%~0.1%,傳統設備產線的良率提升可達0.1%~2.5%。
與此同時,通過自動化與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注液節點的生產工藝也得到了優化。通過AI系統對投放參數進行自動化精準管控,生產損耗得到了顯著降低。實際運行數據顯示,一條配備4臺新型注液設備的產線,年均可節省約4.752噸電解液,直接經濟收益達38萬元。
另一方面,由于AI系統構建了客戶獨屬的數據環境,會隨著運行時間的增長進行自我發育和糾正,所以其數據分析的基礎更客觀,功能更多維,結果也更可靠。這可以幫助客戶快速識別問題,提高生產管理的準確性。客戶也反饋,在AI數據分析功能的幫助下,團隊的響應速度、問題解決能力和決策效率都有所提高,整體工作流程顯得順暢和高效許多。
本次內嵌升級交付上線不久即在精準控制和智能預測方面表現出顯著改善能力,注液閉環良率達99.98%,直接提升了客戶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由于該升級改造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該客戶充分認識到AI技術在提升生產效率、優化成本結構方面的巨大潛力,并對先導智能在電池智能制造領域的技術實力有了進一步認知。
該公司項目負責人表示:先導團隊有深厚的技術底蘊和豐富的項目經驗,能夠精準定位問題根源,提出并實施針對性解決方案,有效解決改造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未來,先導智能將對AI算法和模型進行進一步升級,提升LEADACE平臺在極端情況下的靈活性和應急響應能力,為客戶帶來更極致的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提升體驗。
當前,以大數字、云計算為基礎的數字化轉型和工業互聯網正成為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制造行業正在尋求適合自己的快速穩定的數字化轉型路徑。先導智能在提供智能裝備的同時,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技術,打造LEADACE智能制造系統,為制造企業提供閉環式的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可結合客戶需求,自由靈活配置,實現從原料、計劃、生產、包裝、交貨全過程標準化、智能化管理,使管理者能夠準確即時地掌握工廠的實時狀況,幫助制造企業提升營運效率、縮短交期,降低成本,為企業實現數字化工廠、智能化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