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給力 新能源車必須火


鋰電世界 最近一周,新能源汽車再次成為關注焦點———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考察時明確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隨著國家領導人的定調,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政策加速落地。日前又有消息稱,工信部擬叫停新能源汽車地方保護,取消新能源汽車地方目錄。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正在研究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優惠的相關政策。
“隨著關注度不斷走高,討論了多年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有望從政策鼓勵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從公交等公共領域進入私人家庭。”山東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李國祥28日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從技術儲備還是輿論環境看,新能源汽車都具備了大范圍推廣的前提。但如果相關配套設施跟不上,如充電樁的建設與普及滯后,將直接影響新能源汽車推廣的腳步。另外,政策支持,如對新能源轎車如何補貼、是否取消地方目錄,都應盡快明確,消費者環保意識的提高需要政策支撐才能實現。
與燃油車相關配套設施非常完善不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既需要充電配套設施,也需要財政補貼來平衡其與燃油車的差價。因此,為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近期利好政策頻出。
據悉,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印發《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廣州市計劃推廣應用各類新能源汽車1萬輛。今年內,廣州市計劃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3050輛,其中包括公交車900輛,私人領域用車1000輛;建設各類充電樁(機)2916個。另有消息稱,廣州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預計會在今年6月正式公布。
上海市政府也于5月20日發布《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暫行辦法》。由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商按照扣除中央和本市財政補助后的價格,將新能源汽車銷售給消費者。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用于非營運的,上海市免費發放專用牌照額度。
北京市則要求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速,新建小區具備安裝充電樁條件的停車位要占到小區停車位總量的18%以上。同時,北京市將出臺相關政策,協調多方利益主體,加速公共領域和私人充電樁的建設。
揚州、武漢、蘇州、安徽及長春等地也先后落實了新能源政策,加速新能源汽車的商用化進程。
在山東,2013年底,青島市獲批新一輪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城市,有媒體預計其2015年底前電動公交數量將達到2000輛。隨后,淄博、濰坊、臨沂、聊城4市也相繼被納入試點,根據國家批復的推廣方案,這4個城市的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城市公交車到2015年底合計將達2800輛。為實現上述目標,這些城市分別制定了充換電站、充電樁建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