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精耕動力鋰電市場,受益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推廣,將持續收獲紅利。重要看點:能量密度等技術指標領先;毛利率于業內領跑;布局關鍵原材料產業化,供應鏈管理卓越,利好成本管控與新品研發;客戶關系穩固;儲能新業務有助業績增長,并提高電芯產銷效率。
產能擴張有序,關鍵技術指標于業內領先。
我們預計,公司2017年動力電池完成銷量3.2GWh,國內市場份額約9.8%,排名第四,2019年銷量將達到7.2GWh。公司2017年底擁有動力電池(電芯)產能7.1GWh,我們預計2019年底將達到15.9GWh,適度擴產有助業務拓展,以及2020年以后的市場布局。在三元領域,公司牽頭承接國家級課題,應用硅碳負極、高鎳正極、富鋰正極,成功試制出能量密度281Wh/kg和302Wh/kg的電芯樣品,于國內領先,產業化正在逐步推進。在磷酸鐵鋰領域,量產的32131圓柱形電池的電芯能量密度可達170Wh/kg,業內領先,性價比高,市場前景好。
供應鏈管理優秀,客戶關系穩固。
公司戰略性開展正負極材料、隔膜、銅箔、涂碳鋁箔等重要上游材料的產業化,利好供應穩定與產品性能保證,以及新產品研制。公司動力電池的毛利率于業內領跑;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與重要客戶多維度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贏發展。
給予“買入”評級。
我們預計,2017~2019年公司將實現歸屬股東凈利潤10.30億元、13.51億元、17.31億元,對應當前股本下EPS0.91元、1.19元、1.52元,對應23.2倍、17.7倍、13.8倍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