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4大新能源車基地 2017年產能達5萬輛


鋰電世界 國家正在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14日,記者從青島市經信委獲悉,《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已于2015年1月7日由市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實施,其中提出,到2020年,建成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布局發展城陽、即墨等四大整車生產基地和高新區等三個新能源專用車及配套生產基地。
規劃對青島新能源汽車的目標有了定位,到2017年,初步建成生產規模較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整車產能5萬輛,動力電池產能6億安時,總產值300億元;培育2~3家大型整車企業,2~3家較大型關鍵零部件企業。到2020年,建成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整車產能12萬輛,動力電池產能17億安時,驅動電機產能9萬套,總產值達到850億元;培育3~4家大型整車企業,3~4家大型關鍵零部件企業。
突出發展重點為三個方面:在整車方面,擴大新能源乘用車、專用車、LNG商用車整車生產規模,跟蹤研發燃料電池汽車;在關鍵零部件方面,培育與引進并舉,實現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環節突破;在生產性服務業方面,創新服務產品和商業模式,培育發展技術研發、電池梯度利用與回收、充電服務、租賃業務等。
對于具體推進的重點工程,規劃中提出,本市突出整車制造、關鍵零部件、基礎裝備三個方向。整車制造項目包括上汽青島清潔能源客車、比亞迪純電動汽車、北汽新能源汽車、一汽-大眾汽車等整車項目以及重汽青島重工、海譽汽車、青島五菱、歐萊德、中集環保、海滿械等新能源專用車項目。關鍵零部件項目主要有乾運高科、華冠恒遠、青島力神、青島威能等電池、電控關鍵零部件項目和青島奧揚、普天汽配、瑞豐氣體等LNG關鍵零部件項目。基礎裝備包括發展特銳德電氣充電基礎裝備、青島奧揚和瑞豐氣體等加氣基礎裝備項目等。
而在空間布局方面,本市依托現有產業基礎,發展四大整車生產基地和三個新能源專用車及配套生產基地。四大整車生產基地為青西新區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即墨高端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城陽新能源商用車研發生產基地、萊西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基地。三個新能源專用車及配套生產基地為高新區新能源專用車及充電裝備制造基地,膠州新能源專用車及LNG裝備制造基地,平度新能源專用車及電池材料制造基地。